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陈洋波 通讯员 姚敏、肖清心、赵芷苇、廉洁)4月17日,襄阳市举办医工交叉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吸引来自300多名来自全国医疗、科研及投资领域的代表参会,旨在共同搭建深度融合平台,推动医疗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本次活动由襄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总工会、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襄阳市中心医院、同济医院襄阳医院承办。
现场举行医工交叉联合创作合作仪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及武汉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搭建了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的三方合作平台。
大会现场。 通讯员 供图
同时,举行“医疗行业知识产权隆中联盟”筹备活动,14个联盟单位代表共同按下手印,标志着联盟从区域性平台升级为全省医疗创新资源汇聚的“强磁场”。
14个联盟单位代表共同按下手印。 通讯员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举行了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湖北恒维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大势恒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世医智康(湖北)科技有限公司与襄阳市中心医院签约,武汉骏红科技服务公司与襄阳市中医医院签约,推动医疗科技成果转化。
在医工交叉科技创新专题讲座环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雷娟以《研究型医院概念验证协作体系建设》为题,分享了构建“概念验证—中试孵化—产业落地”全链条的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孙品围绕《医疗创新成果的全链条主动转化与赋能》,解析了从临床需求到产品落地的转化路径,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圆桌会议聚焦“公立医院医工交叉创新的共性问题与挑战”,襄阳市中心医院院长宋俊、荆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刘莲、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智洋等8位专家围绕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破解问题提供新思路。
襄阳市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院勇立改革潮头,以"制度创新+平台赋能+协同联动+人才培育"四核驱动破局突围,构建全流程标准化专利等成果管理体系,打造"成果转化门诊"和供应链平台。截至2024年底,促成5项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超840万元,2025年再次完成3项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联动全国顶尖医企高校,斩获国家级创新大赛4项殊荣。此次活动正是深化医工交叉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医疗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期待依托全市医疗产业优势,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打造医工交叉融合的示范标杆。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完善“概念验证—中试孵化—产业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更多创新成果惠及百姓健康。深化人才引育、绩效评价、投资模式等改革,激发科研人员“敢闯敢创”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