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平)近日,襄阳高新区一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张大姐正带着“红色管家”服务队检查消防设施。“以前漏水半个月没人管,现在群里发个消息,党员半小时就到!”居民李大爷感慨道。
组织共建,点燃基层治理“燎原之火"
“楼顶漏水?我们马上协调!”在高新区新华社区共享客厅里,党员们正围坐在一起商讨解决方案。通过将社区党员、物业骨干、热心居民纳入“红色网格”,这里诞生了3支特色服务队:银发党员组成“睦邻调解团”,青年志愿者化身“跑腿先锋队”,就连放学归来的“红领巾”也当起了垃圾分类宣传员。当党组织把“独奏曲”谱写成“交响乐”,曾经冷清的社区广场,如今飘荡着“红色影院”的经典旋律,楼道转角处张贴的“党员责任岗”公示牌,成了居民最安心的存在。
多方联动,破解民生难题“幸福密码”
“抢车位大战终于落幕了!”在停车位改造竣工仪式上,东风街道东风社区龙轩苑小区居民王女士难掩喜悦。几年前,这里还是车辆横七竖八的“战场”。如今,东风街道党工委牵头,东风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住建、民政等多方围坐“红色议事厅”,硬是在犄角旮旯里“变”出246个智慧车位。这种“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让治理力量从“九龙治水”变为“握指成拳”。社区食堂飘出独居老人的饭香,“四点半课堂”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就连晾衣架上的“万国旗”也被智能烘干房取代。数据显示,实施“红色物业”的社区每月民生诉求响应量飙升65%,95%的居民给出“五星好评”。
智慧赋能,编织邻里温情“数字纽带”
“叮咚!”深夜11点,东风街道五月花社区居民陈女士的手机弹出一条提醒:“3号楼电梯已修复”。通过“红管家”App,她白天刚提交的报修单,当晚就被列入了党员突击队的“紧急任务清单”。在这个24小时在线的“云端社区”里,AI巡逻系统实时捕捉高空抛物,智能烟感器守护着独居老人的安全,“邻里圈”里互换闲置物品的居民成了新朋友。更令人惊喜的是,当VR技术还原出小区30年前的模样,老邻居们在“时光长廊”里讲述的奋斗故事,正通过直播变成年轻租客的“入伙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