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哥和阿尔法在武汉街头 网络图片
宝哥在武昌昙华林一店铺给阿尔法挑选礼物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身穿工作背心,脖子上还戴着“蒜鸟”(之前是一只,从4月19日起是一只绿色和一只樱花版“蒜鸟”)。这几天在武汉,你有没有看到这样一只帅气的拉布拉多?
它的名字叫阿尔法,是一只导盲犬。它现在正带着宝哥一起,在行走中国的路上,体验在武汉的生活。
赵秋宝,个人账号昵称“宝哥和他的导盲犬”。2017年的一场罕见病,导致宝哥双目失明。在度过了一段低潮期后,2019年,他成功领养了阿尔法。从此,这只导盲犬就成为了他的眼睛。他也跃然而起,成为网络名人,多集短视频“宝哥和他的导盲犬”记录了他跨越2000多公里,走南闯北的经历。
今年4月9日,他和阿尔法乘坐高铁来到武汉,这几天已经有不少市民偶遇了他和阿尔法。宝哥对武汉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因为他在这里度过了大学时代,故地重游,他有很多感触。
几次在武汉步行1.6公里
坚持用随身携带的拍摄设备,“第一人称视角”拍摄,沉浸式体验,这是抖音账号“宝哥和他的导盲犬”的最大特色。为此,宝哥也婉拒了记者跟踪采访的要求,坚持一个人融入武汉的街头巷尾。
在武汉,宝哥走过几个1.6公里。在江汉路步行街,他和阿尔法一起走了1.6公里。在长江大桥上,他和阿尔法又走了这么长的距离。之所以对1.6公里情有独钟,是因为这个距离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
宝哥在抖音里专门讲述过这个距离的意义。本来他和阿尔法训练至少要21天才能等到最后的考核,但大概在第16天的时候,广州导盲犬学校的校长打电话让他和阿尔法“先下楼”,在地铁站等他。从家到地铁站距离也就400米,而且宝哥和阿尔法走过很多遍,非常熟悉,他们很顺利地走到了地铁站。宝哥打电话给校长,可得到的答复是:“我可能晚点到,这样,你们要不先回公司(指导盲犬学校)等我。”
平时,都是训导员和校长跟在宝哥的身后,看着他和阿尔法走,这次突然要“单飞”,宝哥心里立刻没了底。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和阿尔法一起坐地铁,到了学校附近出站,摸索到附近地标性的天桥,他稍微踏实了一点。接下来的路程,要过一段很宽的马路,中间有安全岛,需要等两个红绿灯才能横穿。这段比较复杂的路况,走错一点可能走到完全相反的方向去,宝哥调动了几乎全部的感官,听觉、触觉,甚至嗅觉,还不断地跟阿尔法说“你要加油”,最终他也有些意外,阿尔法没犯任何错误,把他带过了马路。他们又下了一条隧道,再上一座天桥,终于到达了学校。就在他刚在楼下的沙发上坐下时,忽然听见了训导员的声音:“好!你们可以毕业了!”原来,训导员一直就跟在他们身后,这段路程正是他们的“毕业考试”。这段让宝哥无法忘记的路程,全长就是1.6公里。
当天晚上,宝哥在学校的微信群里发了一段话,“我说今天是我两年以来独立行走最长的一段路,这条路虽然只有1.6公里,但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因为有阿尔法的陪伴,我第一次重新体会到健步如飞的感觉,第一次重新体会到耳边生风的感觉,这种感觉太美妙了,我觉得这些都是阿尔法带给我的。”
回母校后体验下课去食堂的感受
对于宝哥来说,武汉是一座他非常熟悉的城市。2001年,他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毕业,离开武汉已经有20年。因此,4月18日他特意抽出一天时间回到了母校。
再次回到学校,宝哥用“时过境迁归来仍是少年”形容自己的复杂感受。他说,明明知道学校大门就在那里,自己看得见的时候,对它的样子非常熟悉,但是看不见的情况下,找到大门反而让他有些手足无措,有种“回家突然找不到家门”的感觉。
进校门之后,一位保安招呼他坐上了电瓶车,绕学校转了一圈。这里面既有宝哥当时熟悉的地方,也有后来新建的,对他来说比较陌生的地方。当天上午11点20分左右,电瓶车正好经过宝哥以前经常上课的一栋教学楼,宝哥下了车,坐在教学楼前,等了10分钟后学生下课,想体验一下当年下课之后,和同学们一起去食堂的感受。
有一个学生主动问宝哥是否需要帮助,宝哥说想去五食堂,于是该同学便带着宝哥和阿尔法一起去食堂,路上碰到了几个同学,他们认出宝哥和阿尔法正是他们经常刷到的视频主角,于是一起同行,也让宝哥体会到了五六个同学下课后一起去食堂的感觉,这正是20多年前他和同学在学校里的生活。
宝哥上学时住过的学生宿舍,现在是教职工宿舍,热情的同学带他找到了当年住过的408寝室,但是因为没人,他只在门口留下了合影。
在抖音平台上,宝哥的账号“宝哥和他的导盲犬”有85.5万粉丝。随后的活动,成为了一场“粉丝见面会”的“接力”。两位同学陪宝哥去学校的小南湖,路上遇到另一位看过宝哥视频的同学,他带着宝哥在小南湖边转了一圈,去了教学楼,在食堂吃过晚饭,让宝哥体验了一下打篮球的感觉。宝哥想自己坐一会,结果又遇到了两位同学主动走过来问:“你是宝哥吗?”
热心人是他行走中国的勇气来源
在宝哥之前的视频里,总会有很多人给他和阿尔法帮助和指引,这在武汉也不例外。
当他和阿尔法坐地铁时,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全程拍手,指引阿尔法跟着他们,走下电梯,进入车厢。到转乘站时,已经得到通知的工作人员早早就在等候,还有保安一路把他和阿尔法送到准备去参观的湖北省博物馆门口。
当他重游当年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小吃街时,卖烤土豆的摊主会给他端来凳子,旁边的一对青年男女,一直陪在他身边,帮他整理好套在纸碗上的塑料袋,女孩还会制止好奇的人摸阿尔法:“它在工作,不要打扰它。”
宝哥说,这已经成为他日常出行中的一部分,这些热心帮忙的普通人,构成了他走出去的勇气来源。“勇敢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即使知道恐惧还要勇敢地走下去。”宝哥说,除了自己有勇气出去,他在路上遇到的这些人和事,营造了一种有爱的、温暖的、善意的出行环境,这些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种无障碍文明。
在抖音视频里,宝哥描述过自己刚刚患病失明时的痛苦状态:4个月不愿意出门,不愿意见朋友,甚至不愿意吃饭,不想下床,差不多瘦了30斤。后来他意识到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于是便开始尝试着改变。科技的进步,让他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的无障碍功能,获取信息。为了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他走出家门给自己办了残疾证。聪明、温柔的阿尔法,也给了他很多帮助。
阿尔法收获了
两只“蒜鸟”和一块“豆皮”
除了写着“工作中,请勿打扰”字样的工作背心,阿尔法另一个辨识度很高的特征是挂在脖子上的“蒜鸟”,这也是到武汉后宝哥给它配备的“特色装备”。
宝哥说,他甚至都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告诉他这种武汉的特色文创产品的。只记得在一个摊位前面,有人告诉他,这里挂着的都是“蒜鸟”,让他一度很迷惑:“什么鸟?”
当听到“算了算了,都不容易”这熟悉的武汉话,他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很释然。
虽然导盲犬已经逐渐被公众所接纳,但是在行走的过程中,宝哥也曾经遇到过对阿尔法不理解,甚至拒绝的时候。给阿尔法戴上“蒜鸟”,也是表达一种豁达的态度。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和朋友向宝哥指出,他给阿尔法买的那个“蒜鸟”,看起来像盗版产品。于是宝哥带着阿尔法特意去了昙华林的文创商店。在商店里,店员认出了阿尔法,热情推荐了樱花版的“蒜鸟”。戴上新“蒜鸟”,阿尔法是肉眼可见的开心,不停地摇尾巴。店员还送给阿尔法一件小礼物,就是做成豆皮形状的“全员饿人”小玩偶。
行走中国是为了激励更多人
行走中国的目的,在宝哥看来有两个。
第一是为了阿尔法。今年已经8岁的阿尔法,其实离退休的时间也就两年左右。宝哥希望,能在它退休之前带它去看更多的地方。
而第二点在宝哥看来更重要,那就是要激励更多的人,既包括残障人士,也包括健全人。
激励更多的人去憧憬,去拥抱更好的自己,这是宝哥行走中国的初衷。他希望激励更多的年轻人用阳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能够更好地去克服困难。就像他回母校和同学的交流中,也能感受到他们中的一些人的迷茫:大四的学生还有两个月就要毕业了,工作还没着落,考研也失利了。但是他们告诉宝哥,睡觉前刷到他和阿尔法的视频,感到很治愈。
还有同学告诉宝哥,看到他和阿尔法在地铁上的视频,让他们相信,这世界上总有一些真善美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
“每个人在事业、学业上,每个阶段都有黑暗的时候,但是心中也得有光。”宝哥说,他曾经被照亮,所以现在也想成为照亮别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