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地图取材自河南省地图院编制)
“欢迎来到豫灵镇的黄河入豫第一观景台,这里是黄河进入河南境内的首个绝佳观赏点,也是领略黄河壮美风光、体验杜家村独特魅力的绝佳去处!”站在观景台上,耳边风声猎猎,站在记者身边的杜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红阳,用带着陕西口音的方言介绍道。
一眼望三省,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风光尽收眼底。
滔滔黄河在脚下蜿蜒流淌,舒缓的河水与春日的阳光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壮丽的画卷。向西远眺,横跨三省的风陵渡大桥清晰可辨;向北望去,北岸农田里的绿意正从地垄间漫溢开来;往东俯瞰,黄河生态廊道一派生机盎然,如柔美的缎带般与黄河相伴相依。
这时,口袋里的手机传来短信提示音,掏出一看:(五千年表里山河,六千年清香传奇)欢迎来到汾酒之乡、老家山西。
嚯!信号居然已经切到隔壁山西去了。
“打秋吗?这个游乐设施在网上可火了,胆量足的可以坐12米高的那架!”王红阳指着观景台最高处耸立的两架一高一低的钢架电动秋千,热情地说:“体验下吧,安全着呢,这是特种设备,有四重保险,能在空中看到黄河在脚下流过,这可是独一份的视角!”
金鸡岭海拔不过百米,却因地处三省交界,让高处这架秋千平添了“一荡跨黄河”的豪情。
同行的男记者坐上座椅,系上安全绳的瞬间,说“能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与山风共鸣”。拉动电磁阀,“咔嗒”声响里,座椅逐渐失重后仰,直到升至与地面呈90°角时停了下来。
“准备好了吗?”王红阳大声问。“好啦!放吧!”秋千上的记者回道。“走起!”“啊啊啊啊啊……”伴随着一串尖叫声,两根细长的秋千铁索在春风里划出惊心动魄的弧线。
“哎呀,太炸裂了!眼前是倒悬的天,脚下是流淌的黄河。秋千被推向最高点时,整个人仿佛被抛向了云端,山河在旋转中铺展成巨幅画卷!没过瘾,缓缓再坐一次!”下了秋千后,记者兴奋地分享着个人体验。
“人们称这里是‘鸡鸣三省’之地,意思是一只鸡打鸣,三个省都能听到,想必坐秋千发出的尖叫声,也能传到三省!”围观的众人忍不住打趣。
杜家村在2019年之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黄河边的土地大多闲置,长满了酸枣刺,经济效益低下。然而,随着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的推进,杜家村迎来了发展契机。
近年来,杜家村完善了基础设施,从沿黄廊道到景区,再到310国道,杜家村修建了总长约3.6公里的道路。村里通过党支部和合作社的共同努力,开始盘活闲置土地,建设了一系列旅游设施。其中,特种设备悬空秋千成为了杜家村的标志性景点。
当暮色四合的中原大地渐次合上眼睑,豫灵镇仍在执笔书写地理书页的最后一章。这座位于河南最西端的乡镇,每日都在目送着行经全省的太阳在此完成优雅的谢幕礼——当豫东平原早已沉入夜色,这里的晚风仍在与最后一缕暮光共舞,为太阳的河南巡游画上句点。
晚上6时许,再次站在金鸡岭最高处的观景台向西望去,太阳挣扎着,似是不甘心就此隐于远方的山峦间。黄河在百里外打了个弯,像条慵懒的巨龙卧于广阔的天地间。天光逐渐转暗,将眼前的河段镀成一根跳动的缎带。此时,可见北岸山西境内的农田间升起袅袅炊烟,河这岸河南境内阡陌间忙碌春种的农人身影交错,在暮色里织就一幅锦绣画面……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瞧 摄影 张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