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也被称为大瓶螺、苹果螺,原生长于阿根廷、玻利维亚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分布北美、亚洲、非洲等十多个国家,是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自1981年以食用经济动物引入广东省后,便迅速繁殖到全国各地。但福寿螺的口感极差,寄生虫多,泛滥成灾。虽然中国人不敢吃福寿螺,但越南人却拿它当美食。
福寿螺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很常见。每到繁殖季节,河道、池塘、稻田全是红色的卵,根本清理不完。对于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来说,看到会特别难受。福寿螺的生长环境很不卫生,肉质很差,很多人拿它当饲料喂鱼。最主要的是,福寿螺可能含有卷棘口吸虫和广州管圆线虫,食用后很可能会得病。据一些专家统计,一只福寿螺体内含有3000-6000条寄生虫。
虽然福寿螺已经淡出我们视线,但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热门关注话题。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哪儿还有什么安全的食品,只是相对安全罢了。小编也曾品尝过福寿螺,吃起来确实一般,也不卫生,然后就再也没吃过了。其实现在水污染严重,福寿螺已经很少,农田里其它生物也越来越少了。
在越南,情况则有所不同,中国人不敢吃的福寿螺,他们既拿来当美食。我国上演“人螺大战”,而越南则是“美食诱惑”。无论什么性别,什么年龄,他们总喜欢去田里、河里捡上一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烹饪技术赶不上中国,福寿螺吃起来简单粗暴,比如说直接在火里面烤了沾点料就吃,看来地方差异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