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周雨露、刘宁)6月25日,在襄阳市审计局获悉,2025年以来,该局深入贯彻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要求,创新构建“组织保障—培训优化—实战淬炼—梯队建设”干部培养体系,全面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建设。
强化组织调度,构建高效推进机制。该局成立了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各县(市、区)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审计机关“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各项工作。强化工作调度,制定《“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进展情况调度表》,对每项工作任务进行跟踪督导,对行动成效进行综合研判,确保“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有序开展、扎实推进,为审计事业提供坚强审计人才保障。
完善培训体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该局建立“需求调研-精准施训-效果评估”闭环机制,构建“3+X”复合型培训架构。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培训需求等方式,对年度培训工作进行摸底和安排,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依托审计夜校、审计大讲堂等载体,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方式方法,为审计干部“加餐赋能”。今年以来,已举办全市审计系统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市财政数据集中分析实战演练培训班、全市审计综合工作培训班等多个培训班次。同时,该局注重以审计项目为抓手,在一线锻炼培养年轻干部,积极选派审计干部参与全国、全省统一组织审计项目、巡视巡察、专案调查、专项检查等工作,让审计干部在不同环境、不同岗位进行历练,实现参训人员专业能力迭代升级。
实施“青蓝工程”,建立导师帮带机制。该局推行“1+2+N”导师制培养模式,选派综合素质好、专业能力突出的业务骨干作为帮带导师,根据导师工作经历、熟悉领域以及年轻干部性格特点、短板弱项等采取“一人一策”方式进行精准结对。建立“成长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将25名年轻干部分类纳入“启航”“护航”“远航”培养计划,由财政、社保、农业、投资、经责、自然资源等不同行业领域审计的13名行家里手进行帮带结对。实施“双向评估”机制,将工作成效、导师评价作为年轻干部岗位调整、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明确导师“带政治历练、带能力提升、带经验积累、带作风改进”的“四带”任务,通过“师徒同考”等方式检验培养成效。今年以来,已对4名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交流轮岗,实现多岗位淬炼砥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