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通讯员 顾才华
6月25日上午,以“数字低空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5中国(十堰)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会在湖北十堰隆重开幕。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低空经济领域的政府、产业、学术、科研、金融及应用场景方代表共400余人,共商低空经济发展大计,并见证了总投资近50亿元的重大项目签约。十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张澍副市长在致辞中指出,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十堰作为东风汽车发祥地、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和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所在地,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在水质巡查、物流配送、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低空应用场景优势。他表示,十堰正积极争创全国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全力打造全国低空制造特色基地和综合应用示范区,期待各界深化合作,共同书写低空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李刚副会长强调,发展低空经济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我国低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空间广阔。他高度评价十堰依托空域资源禀赋和高端装备制造优势,已形成了“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的全产业布局,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创新高地。本次大会聚焦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领域发展,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十堰市政府重磅发布了《十堰市低空经济政策》和《十堰市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和政策保障。同时,推介了十堰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展示了该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自低空经济写入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后,十堰市将其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列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并出台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目前,十堰正科学规划建设地面设施网、智能信息网、飞行航线网、场景应用网和专业人才网,不断夯实发展根基。
十堰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上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已开通低空航线59条,拓展应用场景20多类。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十堰至汉南低空客运服务,并建成全省首个低空飞行器大型试验基地。诸如“低空+零部件”运输、“低空+文旅”服务等创新模式已投入实际运营。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十堰已成功招引落地低空经济重点企业35家,其中12家已实现投产运营。本次大会上,科比特航空无人机表演及生产项目等16个低空经济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投资金额近50亿元,覆盖制造、应用、服务等多个环节。当天下午还举行了低空产业创新项目投融资对接会,12家高成长性企业进行了项目路演,搭建了产业与资本对接的桥梁。十堰已基本形成涵盖低空制造、车机一体、低空飞行、飞手培训的全产业链布局。
与会专家,包括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杨志明、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北京大学教授程承旗、欧洲科学院院士金双根等,分享了前沿研究与见解。企业代表如东风公司研发总院、广州亿航、深圳高度、北斗伏羲、铁塔智联等,也围绕低空制造与车机一体化、场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安全管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展示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场景。
当前,十堰正加快构建制造和服务融合、应用和产业互促的发展格局,朝着打造全国低空制造特色基地和综合应用示范区的目标加速迈进。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十堰乃至全国低空经济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标志着这座传统汽车城在向“车轮”与“机翼”并驾齐驱的产业新格局转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