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亚琼 寇丽)近日,襄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团队成功为一位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实施了术前免疫治疗、化疗后的胃部分切除、食管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患者刘先生术后恢复顺利,已经康复出院。这一成功案例标志着胃肠外科在胃癌临床研究领域和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今年2月,刘先生因上腹部隐痛伴食欲减退半年来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胃镜活检确诊为腺癌。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刘先生和家人倍感焦虑。“当时感觉天都塌了,最怕的就是治不好,手术后活受罪。”刘先生回忆道。
面对刘先生的病情,襄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廖晓锋教授团队迅速启动了多学科诊疗(MDT)模式。胃肠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专家齐聚,共同为刘先生制定治疗方案。专家们一致认为,根据最新胃癌诊疗指南先行新辅助化疗是更优选择。
廖晓锋主任表示,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的机会,为手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目前,免疫治疗在胃癌新辅助治疗阶段的作用,有小样本单中心的临床研究显示具有较高的肿瘤完全退缩率。
随后,刘先生接受了共4个周期的免疫治疗+SOX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复查显示,其胃部病灶较前明显缩小,贲门旁、胃小弯区多发淋巴结较前缩小,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患者临床资料再次经襄阳市中心医院胃癌MDT团队讨论,患者肿瘤原发灶及周围淋巴结明显缩小,达到保留远端胃的标准。
刘先生的临床资料汇集至临床研究中心再次讨论,多中心的专家认为经治疗后刘先生的病情已经具备保留远端胃的客观条件。医疗组长丁科医师将相关治疗效果及临床研究专家讨论的结果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及家属积极要求加入该项临床研究。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及科研备案伦理审查,由廖晓锋主任和张永康主任为刘先生实施手术。因临床研究要求严格双盲,术前一天手术医生及患者并不知道将要进行的具体手术方式,手术当天研究揭盲员告知手术医生及患者,刘先生入组近端胃手术组。术中成功切除了近端胃并清扫了周围淋巴结,达到了根治性切除。
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患者肿瘤几乎完全退缩,无淋巴结转移。证实了术前免疫+化疗缩瘤效果显著。
并且,术后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刘先生术后疼痛管理到位,营养支持及时。他的恢复速度超出了预期,术后一周左右已能顺利进食半流质食物,伤口愈合良好。“感觉一天比一天有力气,胃口也在慢慢恢复,医生护士们都非常细心。”刘先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胃肠外科张永康主任介绍,肿瘤免疫治疗时代,为胃癌的外科治疗带来机遇和挑战。能否在肿瘤明显缩小甚至完全消失的新辅助治疗后,根据情况进行保留部分胃的手术,仍是医务科研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临床问题。
据悉,刘先生是襄阳地区首例经新辅助治疗后成功保胃的患者。当前,该院胃肠外科参与的全国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期望此临床研究能够为免疫治疗时代胃癌的外科治疗带来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更好造福胃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