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鹏 通讯员 孟涛
6月22日清晨,市民陈女士牵着女儿晓晓的手,来到位于襄阳市襄城区的岘首山脚下。两人一步步踏上石阶,绕过一片茂密的树木,来到冯安邦烈士墓碑前。
在墓前站定,陈女士整了整女儿的红领巾,两人把手中的菊花安放在墓前。
2014年,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冯安邦赫然在列。
1884年,冯安邦生于山东省无棣县,23岁入伍为兵。七七事变后,身为军长的他率二十七师北上,踏上了抗击日寇的征途。
行前,冯安邦曾慷慨大呼:“杀敌报国,就在此时!贪生怕死,保存实力的军人,不算是炎黄的子孙!”
1937年秋,日军在攻占平、津重镇后,沿平汉路南下。冯安邦奉令率第二十七师在琉璃河、房山一线阻击敌人。不久,日军主力向娘子关阵地发动猛烈进攻,冯安邦率部奋勇迎战,充分利用娘子关要隘的险要地形,打退了日军的一次次攻击,坚守阵地达一个月之久,有力配合了山西忻口战场的作战,保卫了山西的东大门,并曾率部配合友军出击歼灭日军两个联队,歼敌1200余人。
1938年,冯安邦率部队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官兵视死如归,予敌以沉重打击。日军曾在《战斗详报》中称:“研究敌第二十七师第八十旅自昨日以来之战斗精神,其决心勇战气概……全部守军顽强抵抗直到最后……”
1938年秋,冯安邦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中的大别山北麓作战,在小界岭战役中坚守阵地40余天。由于部队连续作战,减员很大,冯部奉命移师襄樊。1938年11月3日,襄阳城遭日军战机轰炸, 昭明台、东街一带被炸成一片瓦砾,冯安邦不幸被炸伤腹部,当日殉国,时年54岁。
2012年,襄阳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出版《襄阳革命遗址简明读本》,把抗日名将冯安邦墓列为“襄阳革命遗址”。2019年,襄阳在冯安邦墓遗址附近重修墓碑,以纪念这位抗日英烈。
“冯安邦用生命诠释了‘国家至上’的信念,他的事迹是襄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后人铭记。”襄阳市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杨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