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童小林双眼矫正视力提升至0.8+ 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成晓慧)近日,患有双眼眼球震颤、单眼近视、散光及弱视的7岁男童小林,在完成两年期个性化治疗方案后复查,数据显示其眼轴较两年前仅增长0.3mm,双眼矫正视力提升至0.8+。这一显著的改善,不仅让小林一家倍感欣慰,也彰显了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在儿童近视防控与弱视治疗领域的专业实力。
2023年,5岁的小林在学校进行视力筛查时被发现右眼视力异常,建议带孩子到专业的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在家长多方咨询后,小林一家来到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寻求专业诊疗。接诊他们的是该院视光及小儿眼科林珊副院长,经过仔细的眼部检查以及问诊,小林被确诊为“双眼水平震颤、右眼75度近视伴50度散光”,且右眼最佳矫正视力仅0.3,存在弱视风险,亟需及早干预。不过庆幸的是,小林震颤情况较轻,无明显代偿头位,暂时无需手术。
“小林年龄小、角膜形态特殊,且伴随眼球震颤,传统干预手段面临多重挑战。”林珊院长介绍,双眼眼球震颤选择常规的框架眼镜矫正视力效果有限。因为框架眼镜的光学矫正有一个中心,只能在正前方有限的范围内起到屈光矫正作用,眼震患者由于眼球摆动,眼球保持在正前方的时间非常有限,框架眼镜起不到真正的光学矫正作用。而角膜塑形镜(OK镜)因年龄限制暂不适用。
针对小林眼部这一复杂情况,林珊院长为小林量眼定制了RGP联合遮盖训练的个性化方案。先让小林佩戴普通RGP(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这是因为RGP所含的硅、氟等聚合物,能够大大增加氧气的通过量,相比软性隐形眼镜,透氧性更佳,适合长期佩戴,不容易导致接触镜的一些相关并发症,如角膜缺氧,内皮细胞损伤;另外,RGP采用虹吸式原理贴合眼表,牢固且不直接磨损角膜。这对眼球震颤的小林至关重要,能确保镜片随眼球摆动,光学中心基本保持在眼球正前方,大大提升矫正效果。与此同时,配合每日遮盖训练计划,抑制健康眼视力、刺激弱视眼发育,逐步提升矫正视力。
在小林通过配戴普通RGP视力达到0.8后,林珊院长为其更换为离焦RGP。离焦RGP适用年龄更广,可满足像小林这样8岁以下的儿童使用需求;并根据小林角膜形态、眼球震颤等情况,个性化设计离焦量与光学区,减少眼球震颤对视觉的影响,通过周边离焦原理延缓眼轴增长,矫正散光、提升视觉质量,真正实现量眼定制。
在两年治疗期内,武汉普瑞眼科医院严格遵循“三维一体”精细化近视管理方案,为小林提供全流程服务。从治疗方案的制定到治疗过程中的定期随访,再到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计划,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用心。
上个月底,小林在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复查后,小林两年眼轴仅增长0.3mm且近视度数、散光度数未增长;矫正视力从0.3稳步提升至0.8+,弱视也得到有效治疗。小林母亲对此表示非常满意,并说道:“武汉普瑞眼科医院不仅提供了专业治疗,还通过定期随访和精准医疗照护,帮助我们掌握科学用眼方法。真的非常感谢医院,让孩子重新拥有了清晰的视界!”
0 - 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屈光度,眼轴等。武汉普瑞眼科医院林珊院长强调,对于早期发现远视储备不足或已经近视的孩子,家长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近视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