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阮玲子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水旱灾害突发性增强挑战,湖北省水文水资源中心(省水文中心)近日建成并试运行“水文智能体”平台。该平台在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决策辅助、历史经验传承等方面成效显著,提升了防汛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和响应速度。
平台通过整合气象、水文、地理信息等12类异构数据源,完成72个预报断面洪水预报方案修编,对近30年历史洪水数据进行整理复核,并开展 168条中小河流和16条主要支流站水文资料整编工作,形成全省统一的水文“数据底板”;响应“秒级快”,平台覆盖防汛会商决策与水情预报预警6大业务场景,集成27个专业智能体和36个智能微工具,构建的“水文神经元网络”,支持信息查询与指标分析(如历史排位、降雨距平)“一键输出、秒级响应”;暴雨阈值预警“提前知”,基于AI模型可输入未来降雨数据快速生成洪水危险预警;报告“自动生”,水情简报实现每小时自动生成,支持按模版排版和下载,每日产出频率达24次,单份简报耗时缩短至2分钟;经验“智慧传”,建成汇聚数万条资料的知识库,解决资料查找耗时、经验传承不畅等难题,化身24小时在线的“数字防汛官”。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水文业务融合的创新成果,水文智能体标志着防汛决策从“经验驱动”向“AI辅助”转变,在“AI 落地案例大赛”中从655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跻身前三。下一步,省水文中心将拓展AI在水资源管理场景应用,持续优化平台功能,为守护千湖之省安澜提供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