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胡振东)湖北省武汉军用供应站隶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作为省域龙头军供站,是代表省政府支援保障部队行动的组织机构和战备设施,肩负着“国土安全保障服务基地”“全国拥军支前服务保障重地”重大使命。近年来,军供站坚持党建改革双融双促,将“红色引擎”深度融合拥军支前全局,探索出红色党建提升服务部队备战保障效能的特色路径。
坚持统筹谋划,锚定改革目标
厅党组高度重视武汉军供站改革工作,厅长部署、指导起草教育整训方案,分管厅领导督抓,派出专员驻站指导,相关处室全程督导,确保教育整训方向不偏、焦点不散、力度不减。
军供站党委成立整训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整训工作专班,制定实施计划,召开动员部署及誓师大会,对思想状态、编配状态、能力状态、纪律作风状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构建党建责任清单、闭环化运转机制,分主体明确党委书记、分管同志、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等不同角色党建责任,实现各党建工作主体知责明责、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考核机制,齐心协力推进30项整训任务全部落实。
坚持理论武装,强化改革担当
军供站将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大思政”工作格局中整体布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国家12部门在《关于加强新时代军供站建设发展的意见》的工作目标,湖北提出要“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支点建设”,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锚定建设“五强之地”,寄语军供站“在厅直系统在拥军支前工作中挑大梁”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方向,军供站在队伍建设、制度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统筹制定思政教育“施工图”。
通过开展专题教育、政策制度知识竞赛、专家授课等活动,编制《政治练兵》等四类练兵手册,将思政课、业务课等元素融入理想信念、光荣传统等主题教育,引导职工实现从“要我改、要我学”到“我要改、我要学”的转变。针对管理、技术、工勤三类人员特点,精准对接学习需求,推动副科以上党员干部系统研学原著和军事条例,让改革“四抓”和“六个经常”工作思路深入人心。
2024至2025年,军供站将活动主题从“教育整训”转向“实战练兵”,创新实施“每周一学”“每月一讲”等学习机制,搭建“进军营、进党校、进企业、进高校”社会大课堂,打造纪念馆、食堂等特色思政“小课”。截至目前,已开展名师讲堂20次、野战炊事训练22次,3名同志参加脱产培训,2名同志斩获省级烹饪比赛金奖。
坚持组织建设,凝聚改革合力
按照“小机关、大事业、强分队”指导思想,军供站改革原有12个科室,构建“四科四队”机构框架,其中“四科”主攻行政、“四队”专练实操。依据党内法规制度,结合新的组织设置,设置6个支部,以利于工作开展、作用发挥为原则,整合2个科队组建联合支部,创新“支部建在队上”模式,将党组织嵌入练兵备战链条最前沿。
在干部配备上,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选优配强支部书记,由科队队长或教导员担任,同步开展支部委员增补工作,有计划地将年轻干部放到保障一线、应急处突等关键岗位锻炼。结构调整后,一线保障人数增至75人,较改革前增长1.3倍,中级工以上数量提升50%,炊事人员平均年龄下降1.5岁,全站本科以上员工占比达51%。
此外,军供站建立站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制度,明确党建责任内容和要求,班子成员定期参加联系点组织生活,每年至少开展1次党课或专题报告,通过谈心谈话帮助支部补齐短板、解决难题。
坚持纪在法前,护航改革全程
军供站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纪学习教育为重点,强化制度建设,出台7项新制度、修订4项旧制度,制定党委班子作风建设“八个到位”、干部职工管理“七个严格”等规定,覆盖班子建设、公务接待、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完善违纪风险点防控措施,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严防干部职工“破纪滑向破法”。
坚持问题导向,分季度开展军供任务、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监督8次,整改问题28项,依纪依法严肃处理4人次,树立执纪监督鲜明导向。同时,将关爱措施融入监督体系,建立“两回访”“三必谈”机制,构建“预防-监督-关爱”防护体系,推动干部职工纪律意识从“被动遵守”向“主动维护”转变。
下一步,湖北省武汉军供站将持续深化党建与改革融合,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为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