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怡飞)11月7日,在武汉举行的“2025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北外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博学校区教师谢燕霞登台展示了一堂题为《冬日“万花筒”》的国际理解教育课例,向全国教育界同行呈现了该校在该领域的实践与思考。
课堂以“一道光、三色镜、万花筒”为主线展开。谢燕霞融入AI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角色从观察家庭的“观察员”,逐步转向理解多元文化的“传播者”,最终升华为胸怀世界的“全球探索者”。课程巧妙创设“经开区国际文化节”这一真实情境,学生动手设计友谊明信片和创意宣传语,将课堂所学延伸至现实生活,完成了从文化认知、理解到主动创造的过程。
这堂课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理念渗透的跨越,赢得了专家的认可。全国知名国际理解教育专家李浩英、谢慧萍评价该课例体现了“真情境、真赋能、真理解”的教学理念。这“三真”共同构建了一堂有温度、有深度、有宽度的国际理解典范课,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共情”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此次展示成为三角湖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成果走向全国舞台的关键一步。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教育创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致力于培养更多心怀家国、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