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曹雯、通讯员顾勇、陈江华)跨省办案线索难追?区域执法标准不一?这些问题正迎来新的破解之道。
近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五省的黄冈、岳阳、九江等十一个城市市场监管部门创新采用“不见面”线上签约模式,共同签署《市场监管跨区域执法联动合作协议》,建立跨区域执法联动机制。这标志着长江中游城市群与大别山革命老区在市场监管一体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此次合作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由黄冈市牵头发起,旨在以制度创新破除行政壁垒,合力规范市场秩序。根据协议,十一市将聚焦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特种设备安全及网络售假、传销等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通过建立线索移送、执法协助、执法互认等七项核心机制,构建起“信息互通、执法联动、责任共担”的监管新格局。
针对跨区域案件查办中长期存在的“线索移送慢、调查取证难、处罚尺度不一”等痛点,新机制将推动实现执法证据互认、标准统一和资源互补,有效提升办案效率与规范性,为守法企业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
为确保协作机制落地见效,十一市同步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领导小组、联络员制度,共建综合执法人才库与典型案例库,形成“组织统筹、专人联络、人才支撑、技术共享”的全方位保障体系。首批入库执法骨干覆盖食品、知识产权、价格、反不正当竞争等多个专业领域,将为跨区域大案要案查办提供有力支撑;检验检测机构协作与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共享,也将进一步提升执法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黄冈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毛锋表示,此次联动凝聚了五省十一市的监管合力,不仅有助于净化区域市场环境,更将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法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