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省委依法治省办主办、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承办的“法治惠民惠企 服务支点建设”优秀实事项目宣传展示活动正在进行中,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法治惠民惠企办实事工作,服务和保障支点建设。
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各单位推荐申报了一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解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心关注的法治问题等方面的具体实事项目。
今日推介的优秀报名实事项目是由荆州市委依法治市办报送的荆州市市场监管局项目“居民水电气计量不准确收费不规范问题综合整治”。
“没想到一个投诉电话,问题就这么快解决了,还退了多收的钱,这效率真高!”近日,荆州市民李女士在收到水费退款后,对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的水电气计量收费专项整治工作赞不绝口。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该局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以民生为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用扎实的成效守护了群众和企业的切身利益。
高位统筹,织密法治整治“一张网”
水电气计量收费事关民生福祉与营商环境。荆州市市场监管局将专项整治列为“法治惠民”工程重点,迅速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周推进、月调度”机制,明确“问题线索清零、整改销号闭环”目标。各级部门联动协作,形成“上下齐抓、全域覆盖”的强大合力。
荆州市市场监管局领导到石首市笔架山养老院现场调研水电气表使用及收费情况
精准摸排,夯实法治监管“数据基础”
“底数清才能方向明,数据准才能施策实。”为确保整治精准,荆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市区局组建专项小组,深入水表生产企业、水电气供应企业及检定机构,核查资质、台账、检定流程等关键信息,坚持“一企一档、动态更新”,对未检定器具、台账不全等问题现场记录、限期整改。经过一个多月排查,摸清全市1家水表生产企业、104家水电气供应企业、7家计量检定机构底数,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为靶向整治奠定基础。
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帮助市民李女士解决多收水费问题
畅通渠道,架起法治维权“连心桥”
“群众诉求是整治工作的出发点。”线上,依托“荆州12315”公众号、政务外网发布公告,梳理2024年以来12315、12345平台123件投诉;线下向105家公用企业送达《提醒告诫书》,引导自律整改。“世界计量日”期间,组织“计量惠民进社区”活动,免费检测水电气表,解答计量疑问。同时发动市民积极参与到居民水电气表“你点我检”活动中来。
截至10月上旬,全市开展“计量惠民生”活动100余场次,免费检测水电气表400余台次,收集线索30余条,接受咨询4000余人次。多维度渠道为法治维权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荆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沙市区风台社区开展“计量惠民进社区”活动
创新举措,提升法治服务“实效性”
在整治中,荆州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出系列精准化、规范化举措。
清单化闭环管理,制定生产企业、公用企业、检定机构“三个自查清单”,形成“自查-建档-整改-销号”全链条闭环。全市105家公用企业全部完成自查,483条问题均纳入台账管理。
标准化规范执法,出台3项监督检查工作指引,明确执法流程、检查要点和法律依据,为执法人员提供“操作手册”。同时开展专题培训,覆盖200余名执法人员,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常态化分片督导,实行市局领导分片督导,5名领导带队蹲点核查,解决企业、基层站所、检定机构问题50个,破解了基层整治“堵点”。
交叉检查破壁垒,组织法定计量机构交叉检查,打破区域壁垒,发现技术机构问题23条,推动共性症结整改,提升监管公信力。
部门协同聚合力,联合市发改委、市住新局、市水利局、市经信局建立了协同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实现“工作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检查”。
成效显著,赢得社会“好口碑”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梳理问题483条,整改率达100%;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22起,罚没24.48万元;退还群众费用127.39万元;移交线索128条,形成有力震慑。专项整治得到了群众和企业的广泛认可,《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质量报》《人民法治网》《湖北日报》《每日新闻网》等媒体多次报道成效,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荆州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加强水电气计量收费监管,以法治力量守护民生“小事”,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项目单位:荆州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