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中的陈俊松 受访者供图
魏刘林在山里直播荒野求生 受访者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
“冷美人退赛”“保险女销售请假参加荒野求生赛”“25岁女孩海岛求生吃了50只老鼠”——这些近期在各个平台频繁冲上热搜的词条,共同拼凑出一幅令人瞩目的社会图景:一阵呼啸的“荒野之风”,裹挟着现代人的焦虑、好奇与渴望,从张家界的山巅,吹向温州的荒岛和怀化的山野,再吹向全国各地。
当荒野求生成为全民关注的流量风口时,网络操盘手、梦想家与冒险者们纷纷涌入这片新兴的丛林。一时间,全国各地关于荒野求生赛事的招募信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荒野求生赛事资深策划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条新兴赛道正在野蛮生长,未来亟需相关部门介入规范赛事,“让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否则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对整个行业都是毁灭性打击。”
火苗烧掉的冠军梦想
一场荒野求生比赛进行到第19天时,陈俊松的庇护所突然蹿起火苗。这场意外,不仅烧掉了他在湖南怀化“通道杯”荒野赛场上的临时住所,也烧毁了他用冠军奖金为妻子补拍婚纱照的梦想。
“我的庇护所烧起来了,灭火时接受了其他选手帮忙,被罚了黄牌。”陈俊松说。更糟糕的是,裁判随后在庇护所附近发现了一根说不清来源的绳索,让他再获一张黄牌。按规则,两张黄牌意味着退赛。10月26日晚上10时许,陈俊松的荒野征程戛然而止。
陈俊松今年31岁,来自云南昭通,早前在上海跑物流,因妻子生病,他选择辞职回家照看陪伴,近一年时间没有了收入来源,这让他倍感压力。“荒野求生比赛冠军可获10万元奖金,进入决赛并坚持30天就能获得9000元奖金。”陈俊松心想,荒野求生无非就是需要钻木取火和辨识野菜的能力,农村大山长大的他再合适不过,于是他说服妻子同意他报名参赛,并叫来岳母帮忙照顾妻子。
“结婚十来年,一直没拍婚纱照,想拿奖金给妻子补拍一套婚纱照,同时到过年手头也能宽裕些。”陈俊松坦言,他报名参赛的目的就是夺冠拿奖金。
退赛后,陈俊松先是回了一趟家看了看妻子,同时在社交平台开直播讲述他的赛场故事,粉丝慢慢从个位数涨到1900多人。直播打赏给陈俊松带来了打赏收入,虽然微薄,但让他看到了希望。
11月中旬,陈俊松再次返回怀化荒野赛场,当起赛事的义工。“这里的义工都是被淘汰的选手,可以和他们交流进修荒野技能,为下届比赛做准备。”赢得比赛、获得流量关注,陈俊松盼着他能在荒野赛道找到新的可能。“若能通过荒野求生在互联网获得收入,就能在家陪伴妻子,这比外出打工更适合我的家庭现状。”
在大山中进行荒野“实习”
就在陈俊松这样的选手为梦想与生计在荒野中摸索前行时,另一群人则从中看到了更广阔的机遇。
今年7月,张家界七星山首届荒野求生比赛的冠军杨东东,在赢得10万元奖金的同时,也收获了数万名粉丝的关注。这场赛事及其引发的流量涟漪,正悄然改变着许多人的选择。
从事电商行业的魏刘林被这场激烈的角逐所吸引。当第二届七星山赛事将冠军奖金提升至20万元,魏刘林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与伙伴两人从云南文山驱车三百余公里,抵达云南峨山县岔河乡,随身带了一把买来的柴刀,还有手机、支架和户外电源,便一头扎进了海拔1500米的山林中。
“我们专门来提前感受,为第三届七星山荒野求生赛做准备。”魏刘林直言,打动他的不仅是第三届已飙升至50万元的冠军奖金,还有赛事赋予“冷美人”“林北”等选手的巨大关注度。
如今,魏刘林在山中的每一次直播,都是他对这波流量的直接尝试与捕捉。“流量太好了,零粉丝起号,仅五六天就有了7000多人关注。每天两场直播,最多时上万人观看,打赏收入高的时候有四五百块,低的也有几十块。”这场荒野“实习”将持续到何时?魏刘林没有确切答案,“什么时候坚持不下去了,就下山。”
对于未来,魏刘林的计划看似简单:“现在各地类似的赛事越来越多,我应该也会参加。”谈及对赛事的筛选标准,他只说:“奖金够多,流量够高。”
“比赛失败了,脚也烫伤了”
与陈俊松、魏刘林一样借网络直播讲荒野求生故事的杨芳,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同情。
“工作很累,看荒野求生那么火,我也想换个环境,还有那么高的奖金,感觉自己有能力夺冠。”今年10月初,杨芳辞去工作,带着工作两年来攒下的一万元,从广西钦州前往温州,参加东方荒岛求生比赛。
“大学时学过植物学、树木学、森林学,之前还有过野外生存的体验,我觉得我可以。”然而,现实的残酷给了杨芳当头一棒,比赛第十一天,她在晚上踩进了烧开水的铁盆中。由于赛事方安全员未及时发现她烫伤,三天后,赛事负责人回到荒岛上后,杨芳才被强行退赛,并独自前往医院就医。
“左脚二级中度烫伤,到医院时伤口已经开始溃烂。”由于开赛前购买的运动意外险不承保个人现金奖励大于3000元的体育比赛,杨芳左脚烫伤花费的2600余元只能自掏腰包,“比赛失败了,脚烫伤了,积蓄也花光了。”
回忆起赛事过往,杨芳仍心有余悸:“报名前主办方说有13位安全员,上岛后只有1位安全员,之前还承诺的直升机救援,根本就没有。”
耿伟举办赛事的荒岛位于温州瑞安市境东南部,耿伟介绍,他曾是网络操盘手,仅因个人爱好,加之自己曾在荒野求生娱乐赛当过义工,所以组织了此次比赛。赛前他未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备,应急救援方案是荒岛主人提供,不过,耿伟口中的直升机,他自己都没有见过。
得知赛事方要接着举办第二届东方荒岛求生比赛,杨芳开始担忧,“这样的赛事没有安全保障,如果发生更严重的意外怎么办呢?”她选择了通过直播公开发声,揭穿了赛事不为人知的一面。
流量与安全的博弈
全网超过110亿次的流量关注,得到世界知名探险家、野外求生专家贝尔·格里尔斯(贝爷)的关注点赞,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赛事无疑成了这条新兴赛道中的流量高地,“冷美人”“林北”“苗王”“文车车”“刀疤哥”等选手在网络中脱颖而出。
“她是临沧山野间那朵带着风霜的玫瑰,在荒野的磨砺中绽放,用坚韧的刺守护着心中的温柔。”当“冷美人”杨朝芹退赛时,家乡云南临沧文旅通过网络向其表达敬意,还有工作人员到现场看望她。
来自贵州黔东南锦屏县的“苗王”吴高书,期望夺冠拿到奖金为女儿治病,因此走红网络。锦屏县委书记唐标带队看望他的家人,还出镜宣传锦屏:“吴高书火爆全网,让很多网友第一次知道锦屏,我作为县委书记有责任和义务向大家宣传推介锦屏。”
一时间,全国各地关于荒野求生赛事的招募信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赛事出现负面舆情时,荒野求生赛事资深策划人李成感到不安。“没有经验的主办方,上来就搞百人赛,这是非常危险的。”李成表示,“野外不是广场,面临的风险太多——落石、蛇虫、失温、受伤,每一个都可能危及生命。”
李成所在的团队承办过多场大型荒野赛事,他透露,正规的百人赛事需要40人以上的专业团队,其中包括30名以上经专业培训的安全员和2名具备户外救援资质的领队。
更让李成担忧的是,一些赛事方为博眼球故意降低门槛。“真正的荒野求生需要专业的医疗保障。我们的医疗团队24小时驻扎在赛场,一旦出现意外,目标救援响应时间是10分钟内,从赛场到医院必须控制在40分钟内。”
另一位荒野求生赛事策划人王强指出,正规赛事必须向公安、消防、医疗、林业等多个部门报备并获得许可。“首先要当地部门允许,这是最基本的门槛。但现在很多野生赛事打着‘活动’的幌子规避监管,不能只要流量而忽略安全。”
王强透露,目前荒野求生赛事还需要不断优化改进才能更加安全,“例如GPS定位手环,实现选手定位、心率监测和电子围栏功能,只要选手身体有异常或者选手走出赛场界限,就能发出警报,赛事方检测选手可以实现一对多实时监测,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安全保障。”
谈及荒野求生这条新兴赛道的未来发展,上述两位策划人都表示,需要监管部门介入规范。“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制定标准,让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否则,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对整个行业都是毁灭性打击。”
(文中杨芳、耿伟、李成、王强均为化名)
上一篇:东湖评论:要在精准阐释上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