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杆公平秤,更量出了创新经营的草根智慧。与许多创业者一样,“跳投哥”也曾有九年低谷期,卖传统饼类无人问津,尝试直播带货却石沉大海。破局的关键,在于他将热爱的篮球动作融入卖饼流程,以“技术+表演”打破了同质化竞争困局。这种把平凡工作玩出花样的草根智慧,恰恰是许多传统行业做优做强的关键。“跳投哥”证明,创新并非高不可攀,小生意的逆袭无需惊天动地,把平凡事做精、把旧模式盘活,就能在同质化竞争中开辟新赛道。
流量狂欢的背后,这杆秤还量出了市井烟火的情感共鸣。“谁来都六块”的热梗之所以能“出圈”,在于它唤醒了大众对街头美食的集体记忆。校门口两元一个的葱油饼、深夜巷口喷香的千层饼……这些带着温度的食物,承载着一代人的成长印记。网友模仿“饼从天降”桥段创作段子,分享家庭版葱油饼配方,本质是对烟火气的眷恋;台北基隆“阿良葱油饼”、陕西洋县“炕炕馍”借势出圈,更印证了市井美食中蕴含的文化共鸣。此刻,葱油饼的意义已经不在于食物本身,而是成为情感联结的载体。
“跳投哥”的逆袭案例值得深思。当前,我国正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主体创新动能,这类草根逆袭的成功案例表明,良好的市场业态既要关注“高大上”的科技突破,也要呵护“小而美”的精微创新。政府部门应进一步畅通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把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经营末梢,让创业者轻装上阵;社会各界也应给予草根创业者更多包容与支持,用理性消费和正向传播,让小生意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流量会褪去,热度会降温,但“谁来都六块”的公平秤,永远衡量着市场经营的初心与温度。当越来越多经营者像“跳投哥”这样,把公平刻进口碑,把创新融入细节,把热爱注入事业,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必将更加动人,小微企业的发展之路也将越走越宽。毕竟,能长久留住顾客的,从来不是一时的流量噱头,而是藏在价格里的诚意和融在服务中的温度。(段梦怡)
下一篇:珍惜微信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