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彭翀 代琪琪)近日,襄阳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成功为一名罹患“先天性寰枕融合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患者实施了高难度寰枢椎脱位矫形、减压及内固定手术。该手术区域解剖结构复杂、风险极高,有“生命禁区”之称。此次手术不仅精准解除了患者脊髓压迫,也标志着科室在颅颈交界区畸形诊疗领域的治疗上迈上新台阶。
38岁的陈女士(化姓)四肢乏力十年有余,一直以来只以为自己是气血不足导致身体容易疲惫,就没太放心上,仅仅是吃些保健品。然而近半年以来,陈女士发现自己四肢乏力症状突然加重,双上肢难以进行精细动作,有时甚至走路不稳。她怀疑是腰椎神经受损,便慕名找到襄阳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学科带头人皮红林求诊。皮红林接诊后,根据陈女士描述的症状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诊断其为先天性寰枕融合合并寰枢椎脱位。
先天性寰枕融合是第一颈椎与颅骨底部先天未分离,形成骨性融合,属于颅骨与颈椎连接部位的发育畸形。寰枢椎脱位则是第二颈椎之间的关节对位异常,两种畸形同时存在,使颈椎上段稳定性进一步下降,风险更高。
颅颈交界区手术因解剖结构复杂,紧邻重要血管与神经中枢,被视为脊柱外科领域的“手术高峰”。鉴于陈女士病情复杂,手术是唯一有望治疗的手段。为确保手术安全,科室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组织麻醉科、放射影像科、等专家进行术前讨论。团队借助三维CT重建与MRI等影像技术,精准规划手术路径,制定周密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
手术由该科副主任王伟及主治医生彭翀操刀,在陈女士在后颈处作一切口,小心翼翼分离粘连组织,避开枕骨大孔、椎动脉和神经,将错位的寰枢椎精确复位,彻底解除脊髓压迫,再固定枢椎和枕骨,取自体髂骨实现寰融合,随后,在骨骼上精准置入螺钉,成功重建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手术历时3小时,脊髓及神经均得到完好保护。
术后第二天,陈女士颈部疼痛和双手麻木感减轻;两天后,能在颈托保护下下床站立。经过后续系统的康复训练,陈女士行走稳定性越来越好,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感谢专家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能摆脱痛苦。”出院时,陈女士和家人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医护人员手中,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并非罕见,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颈部不适、头晕、行走不稳、双手精细动作减退等症状,应引起重视,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X光、CT或MRI进行排查。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是避免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