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河南 一线故事丨有一种安稳叫携手共治
创始人
2025-11-28 10:41:01
0

林州市公安局振林派出所社区民警与网格员组成法治宣防联动小组,向辖区居民宣传安全知识。 郭振 摄

邓州市夏集镇城隍庙村干部群众以庭院议事的方式,就村文化广场升级改造事项进行商议。程方 摄

群众在濮阳市华龙区综治中心办事。 李爽 摄

河南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量都比较大,社会问题复杂多样,必须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

——习近平

□本报记者 徐东坡

社会治理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所愿所盼,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初心使命,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和群众安居乐业。

河南有约5.2万个村(社区)、9800多万常住人口,农村广、人口多、事务杂,必须健全党建引领的城乡治理体系,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

今年以来,河南各地政法机关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居民群众等各方力量,构建多元化治理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共同绘就携手共治新画卷。

说理有地

多方力量入驻综治中心

11月17日,走进安阳市龙安区综治中心大厅,锦旗上“劳动争议巧化解息诉罢访促和谐”两行烫金大字非常醒目。

“没想到这里的调解专家这么专业高效,不用花费一分钱,困扰我一年多的纠纷就解决了。”这面锦旗,饱含着小陈对龙安区综治中心的谢意。

锦旗背后的故事,调解员宋友俊记忆犹新。去年年初,刚大学毕业半年的小陈通过应聘到安阳一家公司工作,因合同约定不明,双方对加班问题产生争议。小陈愤而离职,并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事情经过仲裁和法院判决,双方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今年7月上旬,龙安区综治中心受理了这起纠纷。金牌调解员宋友俊从情理法三方面进行调解,理清了双方的法律责任,解开了当事人的心结,双方最终握手言和,签订调解协议书。

综治中心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龙安区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大数据”新路径,高标准推进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宽敞明亮的综治中心大厅内,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住建、人社、信访等部门的接待窗口整齐排列,在醒目位置摆放着“码上解忧”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上传诉求,实现全时跟踪、全程记录、全线存查。该中心整合32个部门专职人员,采用“常驻+轮驻+入驻”方式,科学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和指挥调度区,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们建立了各职能部门受理事项分类工作指引,帮助群众和前台工作人员精准快速分派责任单位。”龙安区综治中心主任姬文举介绍,中心还自主开发了矛盾排查化解APP,融合智慧终端数据,通过微信、电子邮箱、热线电话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诉求。中心依托区、乡、村11个法律服务点和198个法律服务室,实现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指导与法治宣传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水平。

“以往群众解决矛盾纠纷要多处跑,如今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一扇扇敞亮的调解门,让公平正义以更柔性、更高效的方式抵达人心。”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搭建起群众身边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这些综治中心整合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等多种功能,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加入调解队伍,为矛盾纠纷的化解注入更多智慧和力量。无论是邻里间的鸡毛蒜皮小事,还是涉及多方利益的复杂矛盾,群众都能在这里找到说理的地方。

截至目前,全省156个县(市、区)级综治中心已实现“五有”目标,今年前9个月,累计接待服务群众41.6万人次,受理矛盾纠纷40.1万件,化解矛盾31.8万件。

平安有底

警务服务融入网格管理

11月18日,郏县骤然降温。郏县公安局龙山派出所南街警务室里,办事群众络绎不绝,门口“警网融合工作站”几个字,让大家感觉温暖安心。

“我家老人走丢了。”“我遇到诈骗了,要报警。”……警务室内,警务团队与网格员在一间办公室协同办公、同时接待,解难题又解心结。

在警网融合六个联抓事项中,风险隐患联排是一项重要工作。龙山派出所副所长王旭回忆道,今年国庆期间,派出所民警与社区干部在辖区联合排查风险隐患,因连续降雨,两位孤寡老人家房顶已部分塌陷,排查人员迅速将这一情况上报至警网融合中心,经协商,两位老人被送往郏县敬老院生活,解除了后顾之忧。

龙山街道位于城区中心,下辖人口6万多,治安压力比较大,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通过警网融合,他们成为民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以来,平顶山市探索实施警网融合新模式,将警务管理服务体系深度嵌入网格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一村(格)一警力量进格入群,实现无缝对接,并依托信息化平台,协同做好基础信息联采、矛盾纠纷联调、风险隐患联排、社会治安联防等事项,编织一张高效协同的治理网络。

自警网融合机制推行以来,郏县矛盾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10.9%,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1.8%,行政案件同比下降12.6%。郏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大量非警务类警情处置权不在公安,不仅消耗有限警力资源,也导致一些诉求无法得到及时妥善解决。警网融合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公安与综治中心、司法所、社区网格或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处置,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近年来,河南公安机关深度融入“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高效能治理模式,深化“警格(区)+网格”双网融合机制,将警力精准嵌入社区网格,与网格员队伍结成紧密黄金搭档,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林州市500多名民辅警和警务助理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并围绕矛盾调解等内容组建警务团队39个,实现单兵作战向兵团协同转变;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建立与政务网联动中心平台数据共享机制,统筹公安、网格等多方力量,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安巡查……大街小巷里,“警察蓝”和“网格红”并肩同行,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务百姓,成为一道亮丽平安风景线。

治理有方

重要决策倾听群众心声

初冬时节,在邓州市桑庄镇高店村的蔬菜基地里,绿油油的蔬菜一眼望不到边,村民们娴熟地采摘、打包、装车,忙碌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3年前,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邓州市桑庄镇高店村党支部决定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订单蔬菜基地。村党支部书记熊云明组织村干部入户调研,并与3家企业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借助“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此次土地流转全程透明、广泛参与,获得村民高度认可,成功流转3000亩土地发展订单蔬菜,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8万元,3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支部提议把方向,‘两委’商议细掂量,党员审议把关口,群众决议心不慌,决议公开亮家底,结果公开暖心房。”这首在邓州乡村流传的顺口溜,道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精髓。

作为这一工作法的起源地,邓州市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村民自治添活力。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邓州顺利盘活了农村闲置房产、坑塘、土地等集体资产,形成雨伞、服装加工、水产养殖、黄酒等21个产业体系,年总产值近350亿元,落地小微企业、工坊、车间1万多家,带动近19万名群众就业。

良法善治是保障。邓州建立“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民调组织”机制,实现法律专业力量下沉。172名法官、检察官、执业律师等法律管家对接636个村(社区),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咨询与调解服务,促进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德治浸润促和谐。“彩礼不超过3万元、婚丧宴席不超过10桌……”邓州市穰东镇泰山庙村依托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四会”组织,成功劝阻多起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行为。如今,全市95%的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红白喜事费用下降40%,文明乡风浸润群众生活。

邓州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整合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数据,搭建智能化综合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网格发现问题、平台分流处置、部门联动化解”的闭环机制,让1300多件矛盾纠纷实现线上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从群众议事到智慧治理,从法治护航到德治润心,在党建引领下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激活了邓州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邓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宋俊义说。

邓州的变化发展是全省的生动缩影。漯河市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开发阳光村务APP,村民动动手指就能参与决策、监督村务;兰考县探索“美德积分银行”,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孝老爱亲、调解矛盾等善行义举量化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修武县的法治小院成为普法新阵地,法官、检察官定期下沉,以案说法,化解纠纷……一幅和谐图景正在中原沃土徐徐展开。

专家观点

以法治护航高效能社会治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政法学院法学系主任 副教授 张威

推进高效能社会治理,是助力河南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重要保障。法治不仅是治理的基本方式,更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法治是高效能社会治理的基石。当前,河南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须法治为社会治理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和明确的行为预期。法治能够有效界定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各类主体的权责边界,推动形成“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公权运行规则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社会参与秩序。河南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尤为突出。

法治也为高效能社会治理提供了持续动力。法治化不等于僵化教条,而是在合法框架内鼓励基层探索与制度创新。河南多地开展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建设等实践,正是法治保障下治理创新的生动体现。清晰的法律规则有助于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能,使各类社会问题在法治轨道上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同时,高效能社会治理的实践也在不断反哺法治建设。社会治理过程中暴露出的制度短板、基层反映强烈的现实难题,以及各地探索形成的有效经验,都为地方立法和政策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近年来,我省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出台多部地方性法规,正是对社会治理需求的积极回应。

今天的河南,更需在推动高效能社会治理中更好发挥法治保障作用。要坚持立法先行,增强规则供给的系统性与精准性。要聚焦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加快补齐制度短板。要坚持依法治理,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权益。此外,要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实现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从单一管理向协同共治的转变,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精细化水平,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本报记者徐东坡整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加沙地带陷入严重水危机 以军围... 以军对加沙地带北部持续进行围困,使得当地的饮水难问题愈发严峻。在加沙城,无数家庭每日为了一桶水四处奔...
伊朗表示不会放弃回应以色列“侵... 新华社德黑兰10月28日电(记者姚兵 陈霄)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2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伊朗不会放弃...
江陵县六合垸管理区举办"家国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朱民)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9日下午,荆州市江陵县六合垸农垦文化...
村民开小货车给农机买柴油被罚3...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12月13日,安徽淮南村民顾小虎(化名)反映,他开小货车去加油站购买柴油给农机...
中国电信集团拟清仓离场!650... 【大河财立方消息】 2月13日消息,汉口银行2460万股股份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底价650...
两天对叙空袭约310次 专家称... 叙利亚正处于过渡关键期,而目前火药味却仍未散去。以色列一面声称不会干涉叙利亚内政,一面却频频对叙利亚...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适合学生...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励和唤醒。诞生于1997年的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深耕特色教育20...
蛋仔派对高校蛋称号怎么获得 高...   蛋仔派对高校蛋称号怎么获得?在蛋仔派对中,高校蛋称号是一个认证奖励,完成相关的信息填写后就能解锁...
绯色回响鹤技能是什么 鹤技能介...   绯色回响中,鹤是一位强大的辅助型角色,其技能组合能够显著提升团队生存能力和输出效率。本文将详细解...
韩国总统府拒收尹锡悦弹劾案审理... 新华社首尔12月18日电(记者陆睿 孙一然)韩国宪法法院18日表示,韩国总统府拒收了关于总统尹锡悦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