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关键之年。国家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为广大党员干部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党员干部要争当法治领域内的模范。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心有敬畏,方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党员干部要始终如一地尊崇法律、敬畏法治,以坚定的法治信仰为引领,在内心深处筑牢守法的坚实根基。在尊重法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发挥正向积极的示范作用,为向人民群众释明法律、引导群众遵守法律的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党员干部要增强用法律办事的能力。依法治国最重要的就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党员干部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这个“关键少数”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助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开展事关重大。因此,党员干部要坚定“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办事理念,进一步强化法律法规意识,牢记党规党纪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法律法规是不可触碰的底线,不断增强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办事的能力,避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党员干部要践行依法履职的责任。党员干部要强化“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的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守为民初心,用心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积极承担普法宣传工作,继续巩固“送法下乡”的工作成果,抓住“3▪15”“12▪4”等具有特殊法律含义的日期举办法律宣传活动,扩大法律影响力,用简单好懂的语言将法律宣传进群众的心上,让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看到法治建设的成效。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党员干部作为实际履行法治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增强运用宪法法律办事的能力,自觉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先锋模范,实现在国家治理层面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