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赵克
10月30日下午,郭刚堂之子被拐案二审在山东聊城宣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人贩子呼富吉、唐立霞分别被判处死缓和无期徒刑。
电影《失孤》原型案落幕,郭刚堂表示,判决结果对自己已经不是多么重要,虽然不满意判决,但内心平静了不少。他依旧会跟寻亲家长们一起并肩战斗,帮助更多的家庭团圆。
李太屯小区
孩子丢了,妻子见人就磕头
聊城李太屯是郭刚堂的家,在这里一提到老郭,“老实”“善良”是他的标签,邻居都会感叹他的不容易。
时间拨回到1997年,彼时的郭刚堂27岁,结婚三年多,9月21日这天,儿子郭新振在李太屯村被拐。
郭刚堂回忆,孩子被偷走的时候才两岁半,自己整整找了一夜。妻子张文革看见众人没有带孩子回来,就在院子里反复磕头,祈求大家继续去帮自己找儿子。她磕了两下,额头就渗出了鲜血。
接下来的日子,郭刚堂走上了寻子之路,不仅是自己想去,更是为了妻子。
黄梅在李太屯住了30年,她清楚地记得郭刚堂丢孩子的情形:郭刚堂骑着车满村子里找,喊着郭新振的名字。而他的妻子张文革见人就磕头,询问孩子的下落。全村子的人也一起帮忙寻找,后来郭刚堂决定要出门找孩子,乡亲们为他提供资金支持。
2015年,郭刚堂的这段经历被改编为电影《失孤》。
寻子路上的郭刚堂(受访者供图)
指责、偏激、抱怨
郭刚堂已经在媒体面前说了近千遍24年的寻亲经历。
自从丢孩子那天起,郭刚堂就知道自己要走一条艰难的路,相比翻山越岭的困难,最难的是家人不理解以及无法面对团圆的时刻。
“我接触这么多寻亲家庭,孩子丢失之后首先要过家庭这一关,相互指责、情绪偏激、来回抱怨基本是常态。”郭刚堂说,这时候情绪无法控制,互相猜忌甚至家庭破裂的比比皆是,可能情绪崩溃就在一句气话或吵架上。
“另一个关就是逢年过节,别人合家欢乐,反衬自己家的孤独。”郭刚堂找孩子这24年里,节日里亲戚朋友都不会主动找他,直到2021年郭新振被找到,家里才开始正式过春节。但郭刚堂心里明白,还有无数没有找到孩子的家庭每到此刻倍感煎熬。
24年里,郭刚堂看到了很多家庭悲剧,比电影里还要残酷,有的生病去世,有的受不了压力轻生自杀。徐剑锋的妈妈,得了癌症时告诉郭刚堂,她可能等不到孩子回家,希望在她死后,郭刚堂出去找孩子时,帮忙带着她寻子的广告牌。家柱的妈妈,也因为癌症去世。很多孩子被找到的时候,家已经没有了,只剩坟堆。
“寻亲群体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有时候需要专人去开导他们。” 郭刚堂骑摩托车寻子的事迹被改编成电影后,无数人知道了刘德华饰演的雷泽宽的原型就是郭刚堂。自此开始,“郭大哥”成为了寻亲群体对他的称呼,许多人开始与他联系,他也热情解答各种问题,成立寻亲组织。
找到郭新振之后,郭刚堂曾接到无数电话,除了恭喜,很多寻亲家长也担心他会不会以后不帮助寻亲了。郭刚堂明确表示:“我这些年只做了寻亲这一件事,显然已经成为我生活一部分,虽然我的孩子找到了,但帮助寻亲还要坚持下去。”
10月29日,郭刚堂在家中接受媒体采访
找到孩子后,摆酒请了全村的人
郭刚堂说,他在寻亲路上一直受到亲友支持,全村都在想办法帮忙。他骑报废的10辆摩托车中,有两辆车是大哥和发小的,交给他找孩子用,两辆车累计跑了10万公里。“一个按辈分是我嫂子的人,比我妈年纪还大,她跟我妈说,‘砸锅卖铁也要支持找孩子’,这就是我的乡亲们。”
找到郭新振后,郭刚堂摆了酒席请全村的人,表达他对乡亲邻居们的感谢。
郭刚堂透露,妻子张文革直到现在依旧对郭新振充满歉意,对于儿子被拐这事儿还是不能释怀。他一直告诉妻子,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孩子找到了比什么都幸福。
郭刚堂寻子路上骑过的摩托车
“技术的发展也方便了寻亲。”郭刚堂说,他刚开始找孩子时,骑着摩托车,挂上旗子,戴着头盔,穿着破旧衣服,满脸尘土……每到一处,都会在宽敞的地方摆上孩子的照片,开始向行人求助,有时候还会受到管理者的追赶。
后来,随着媒体关注、互联网发展,寻亲方式也发生变化。有了社交媒体平台,媒体联动,收集信息更加方便。
郭刚堂回忆,刚开始寻找时,不管是相面的、还是算卦的,只要有信息,都是宁可信其有。后来以各种亲戚朋友的口吻写求助信,从1999年开始,陆续寄出去有八万多封,就根据回信的有关信息往外跑。一开始是在近处寻找,越跑越远。
“再后来,相关部门破获了一些案件,我们根据这些去筛查寻找。目的性就比较强了。”2009年,郭刚堂参加了杭州的寻亲大会,与宝贝回家结识。
“2013年,我们就通过互联网建群,2014年,成立了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郭刚堂说,一路走来,找孩子的、找父母的,还有因为各种信息失联的,大家都会把信息给他,组建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并不是说我们能做多少,是我们能融合社会资源做多少”。
2021年“团圆行动”正式启动,那一年有两万多个家庭找到了亲人,郭刚堂也是行动的受益人之一。“公安机关攻坚克难,用9天时间锁定了自己孩子的相关信息,不仅解救了自己的孩子,还解救了其他两个被拐的孩子,同时抓捕了人贩子呼富吉和唐立霞。”郭刚堂说,对于寻亲群体,配合警方更容易开展寻亲工作。
郭刚堂自述新书《在路上》出版
找回的孩子像攥在手中的沙子
就在前几天,郭刚堂的新书《在路上》出版。10月29日,他向顶端新闻记者介绍了他的新书。
“我一直想把这24年的经历写出来,无奈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尝试写了几段无论是文笔还是情绪都不太行。”回想起这24年的经历,郭刚堂坦言,有时候还是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止不住地流。后来,他口述,由二儿子郭新伟记述,两人共同完成了这接近8万字的书。
“这本书记录了我这24年的经历,也算对寻亲道路一个总结。”郭刚堂说。在书的后记中,郭新伟也表示了寻亲成功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郭新伟在书中透露,他未来想做一个调查活动,调查那些找到家的被拐孩子如今的生活。郭刚堂表示,儿子也与自己沟通过这个话题,其实,自从郭新振被找到后,他鲜有在媒体提及自己与儿子的关系,他和郭新振之间的对话,多以互相关怀、嘘寒问暖等生活话题为主。他始终认为,找回的孩子就像攥在手中的沙子,可能一不留意孩子又没了。
郭刚堂一家(受访者供图)
“为了找孩子我付出了很多,找到孩子也让步了很多。有时候作为原生家庭要理解尊重孩子。”郭刚堂坦言,他并不愿意把收养被拐孩子的人称为“养父母”,而更多用“买家”来称呼,但孩子毕竟有自己的想法,包括有了感情基础,作为生父母也有诸多无奈,但想到孩子能回来,还是选择尊重孩子的想法。
“据我了解,有的孩子被找回来,不体谅不理解的事也有。”郭刚堂说,有时候连吃一顿饭这种普通的事情都无法做到,“我想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
寻亲找到孩子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需要互相理解。
郭刚堂说,他曾经对郭新振说过:“我虽然不能陪你成长,但能看到你完婚,我就是幸福的。”
10月30日,郭刚堂在法庭外举起了判决书
“感谢每一个陪伴老郭在路上的人”
如今,历经痛苦和遗憾,郭刚堂一家人终于团圆: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完婚,三儿子上高中二年级,郭刚堂自己也找到新的事业和目标——农产品带货。他想用自己的努力让家境殷实起来,让家人的生活好起来。
前些日子,郭刚堂开始在社区门口摆摊卖菜,并通过短视频平台卖一些当地的瓜果梨枣。他把卖菜称为创业,是50多岁的一次重新出发。
与其他大部分寻亲家长不同,郭刚堂并不抵触谈论直播带货,他自己偶尔也会做直播带货、更新短视频。有时候,他也会劝解那些对直播带货有顾虑的寻亲家长,这和在市场上卖东西没什么区别,不用特意去抵触。
“网上卖菜并不容易,整个过程涉及的环节特别多,所以没人愿意干这个活,但是老郭愿意干。”谈到创业,郭刚堂坦言,目标宏观,但是运作起来难度比较大,还在路上,远没有达到步入正轨那一步。
郭刚堂说,二审结束后,他可以专心致志卖菜创业了。老二的孩子也出生了,他也要学着当一位好爷爷。
“感谢每一个陪伴老郭在路上的人。”10月30日,在法庭外,郭刚堂对在场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