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地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络绎不绝的行人来来往往,一架架飞机发出阵阵轰鸣声,海关进出境检查部门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时,一位外国人携带2只老鼠准备过关,检验员觉得十分可疑,当即就将人拦下。
“你叫什么?”
“乔治·瓦特。”
“为什么出境要带老鼠?”
“这是我的宠物,我想带回英国,看看两地的老鼠有什么区别。”
看似对答如流,挑不出丁点问题,可检验员总觉得事情太过反常。他将此人交给同事看管,自己则跑去公安部汇报。紧接着,公安部上报中南海,甚至引起周总理高度重视,并下令彻查到底。
那么问题来了:区区2只老鼠有何能耐惊动周恩来,这位英国人真的只是“国际友人”吗?不妨听笔者娓娓道来:
2只老鼠牵扯出间谍案
事发当天,这名英国人的调查报告被送到公安部。据悉,此人是在我国兰州化工公司工作的专家,对我国十分友好。最近,外交部特批瓦特去香港休假,也允许其夫人前来探亲,这才有了开头出境那一幕。可看似简单的案件,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负责侦破这起案件的张文奇,是破获多起外籍间谍案的老手。虽说线索简单且少,却很快引起他的警觉,此事绝对有蹊跷。为防止打草惊蛇,张文奇一边让人稳住瓦特,一边叫人把老鼠掉包,“原封不动”还给瓦特。好在他并没有起疑,反而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很快,瓦特携带的老鼠检测报告出来了,令所有人都大为震惊,事情的严重性远超他们的预期。报告显示老鼠身上携有放射性物质,老鼠可能来自某核工业基地,而且瓦特绝对是知情人。张文奇立即通知下去:凡是跟瓦特有接触的人必须逐一排查。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得出:瓦特极有可能是英国派来的间谍,老鼠则是所谓的载体,用来刺探西北的核工业情报,以此来推测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进程。
此外,瓦特在兰州化工厂地位较高,原因是我国进口了一台价值不菲的机器,奈何运转起来问题百出。关键就在于无人能修,只能聘请外国专家帮忙,瓦特就是其中之一。相对于其他专家的消极怠工,他认真给予技术上的“指导”,时常帮助他人解决难题,很受欢迎。
加上,瓦特在中国生活了许久,手上掌握的情报和资料肯定不少,这2只老鼠或许只是“前菜”。思及此处,张文奇必须想办法阻止瓦特离开,可当时牵扯外籍人员的案子权限有限,大大提升了侦破案件的难度。扣留瓦特一事,张文奇根本做不了主,难道要放虎归山吗?
时间紧迫,摆在眼前的难题真叫人糟心,这也不行,那也不对,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外交风波呢?突然,张文奇一拍脑门,立即惊醒:这时候只有找他帮忙了。
次日,张文奇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响了公安部副部长家的门。进门后,张文奇猛地深吸一口气,当即说明来意:“这个瓦特肯定有问题,我已经掌握了证据。事已至此,人我们不能放啊!”正巧,副部长也是这么想,立刻表示:“此人确实不能放,你有什么办法。”
思量之下,张文奇说:“可以找借口,他不是挺友好的吗?就说是工作需要,让他暂时别离开。”二人交谈许久,张文奇满脸笑意地离开了,这下瓦特妥协了。副部长那边也请示了周总理,得知事情原委后,作出重要指示:“这个案子要彻查到底,配合外交、外贸斗争。”
有了周总理支持,事情就进展得顺利多了。此刻的瓦特或许还做着回国接受表彰的美梦,殊不知不起眼的老鼠会让他功亏一篑。此案事关重大,牵扯众多,张文奇决定放长线钓大鱼,首先得去会会这位外籍专家。除了抓特务,张文奇还负责处理外贸上的问题,接近瓦特并不难。于是,张文奇装作某公司职员,与兰州警方对接好后,顺利进入化工厂。
张文奇对瓦特是否有真才实学很感兴趣,十分热情地和瓦特交谈。时不时就询问些化工方面的问题,可瓦特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最后找借口匆匆离开了。看着瓦特落荒而逃的背影,张文奇眼中闪过一抹不屑,果然不是什么专家,只是间谍罢了。
之后,瓦特便有意避开张文奇,这点也在预料范围之内。张文奇决定从瓦特身边的工作人员入手,别说还真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起初,瓦特是带着妻子一起来的,妻子平时喜欢游玩拍照。瓦特也经常在下班后四处溜达,有时也会拍些照片。相对于其他外国专家的冷漠,瓦特显得过度热情,总是问东问西,因此人缘蛮不错……
从这些线索中,张文奇抓住了最重要的一点——瓦特爱喝酒。那这就好办了,直接将人灌醉,再硬的嘴也能撬开。时隔几天,张文奇以探讨资料为由邀请瓦特吃饭,听说有人请吃饭他开心应允。席间,张文奇拿出几瓶酒,亲自给瓦特倒上,一杯接着一杯,瓦特显然已不胜酒力。
嘴里不停地嘀咕着什么,然后又开始唱歌,奇怪的是口音有问题。作为英国人却是美式口音,张文奇不禁暗自思索起来:难不成瓦特身份是假的,连国籍也作假了?瞧见瓦特没唱了,张文奇笑着问道:“瓦特先生,想必你是来自美国吧?”瓦特有些神志不清,半醉半醒答道:“不是,我是英国人。”从后来的谈话中得知,这瓦特讲的是英国方言,谁会信呢?
种种迹象表明,瓦特背后肯定有人操控,想来权力也不小,不然非化工方面的专家怎么会被留下。张文奇这几天的反常举动,瓦特一定有所察觉,能否侦破此案,突破口就在他身上了。张文奇命便衣密切关注瓦特的一切动向,随时准备抓捕,期间通话设备也被监控。
顺藤摸瓜,放线钓鱼
瓦特妻子的探亲之行很快结束,警方监听到他妻子要去北京乘飞机离开,张文奇得知消息后,立即部署抓捕计划。要是猜得没错的话,瓦特妻子这次回国肯定携带了大量资料,保不齐会对我国造成恶劣影响。兰州机场,夫妻两人“深情”地望着对方,不舍地挥手告别。
偏偏那动作极其不自然,就像是故意做戏给人看的,原来他们连夫妻都不是!张文奇决定等瓦特妻子一人时,再实施抓捕。前往北京机场的路上,一辆小轿车飞速行驶,车上坐着的人正是张文奇。他正在看手表,距离飞机起飞还有一个多小时,时间还来得及。
不料,车子却在中途爆胎,换上备用轮胎不久又爆了,真是急死人啊!时近中午,路上空空荡荡,搭车的可能性不大,张文奇的脑子飞速运转。先是让司机去附近的工厂调车,然后自己守在马路边拦车。透蓝的天空,高高悬着火球般的太阳,将公路烤得发烫,不过一会儿功夫,张文奇就大汗淋漓,脸也晒得通红。
这时,一个穿着红背心的小伙推着自行车走了过来,张文奇顿时两眼放光,正想着如何把车忽悠过来。就瞧见小伙围着轿车转了一圈,脸上藏不住的羡慕。有了!张文奇立即上前告诉小伙,喜欢可以进去坐坐。还有此等好事!小伙马上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乐颠颠地把自行车丢到一边,对张文奇鞠了一躬,一头就钻进了车里,左顾右看,眼里全是欣喜。
张文奇也很开心,露出了得逞的笑容,还好不是无欲无求之人。临走前,他叮嘱小伙:“你先在这坐着,司机一会儿就过来。我骑你的车去机场,你等会坐车过来找我。”沉浸在喜悦中的小伙一口答应,也没理会张文奇说了什么,果然还是个孩子啊!
瞬间,张文奇如同一支射出的箭,嗖地一声冲了出去,直奔机场。人到机场时,安保人员正焦急地等着他呢!开玩笑!张文奇再晚来几分钟,人可就拦不住了,到时候算谁的?张文奇道过谢后,迅速将瓦特妻子控制住,并开始对她的行李进行检查。
果然不出所料,她身上携带着间谍专用的胶卷,发报机,以及我国原子弹实验任务的详细情况。张文奇将人关押好,把那些胶卷全部送去冲洗,除了兰州军事基地的分布图和兰州机场的照片,还有核工业基地的照片。
证据确凿,瓦特妻子一言不发,张文奇也没有为难。他知道只要人在这,那条“大鱼”迟早会坐不住,到时再将间谍团伙一网打尽。随着案件继续深入调查,“许林德”这个名字出现在大众视野,当时一通长途电话打到瓦特家里,他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似是发现自己暴露了。
对方打电话过来是质问他的,瓦特直接脱口而出:“不是他,是许林德。”在瓦特为脱身绞尽脑汁时,张文奇等人已经开始顺藤摸瓜,查到许林德身上了,他或将是整起案件的关键人物。通过对档案进行翻阅,许林德也是和瓦特一起到兰州化工厂的外国专家,全名是特鲁茨·冯·许林德,是个拥有英国护照的美国人,看来想要找出真相,兰州必须再走一趟。
为进一步推进案件调查,张文奇以技术专家的名义前往兰州化工厂。基地里先进的化工设备从英国维克斯-吉玛公司引进,签订的合同显示:该公司需向中国供应最现代化的设计和技术、质量最优良的设备和材料等。事实上,吉玛公司并未按规定履行合同条约。
经过检查发现,这家公司本身就是问题所在,既没有先进的技术、优良的设备材料,甚至连中方实习人员的事宜也再三拖延。以上种种,不是一家正规公司该出现的问题,更像是在为某些事情打掩护,故意分散我方的注意力。
后期,由该公司派遣过来的技术人员,说得好听是检验员、工程师、秘书等,实则从没展现过真正的技术,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反而多次在常识问题上出错,对待工作极不负责。就是这群对待工作不称职的人,却热衷在军事禁地和兰州地区瞎转,说没有问题谁会信!
张文奇所在的中国技术进口公司考察组一下飞机,就立即赶到化工厂,外国专家却如惊弓之鸟,坐立不安。特别是他们看见张文奇时,眼底的不安更浓了,看来这些外国专家真有问题。期间,许林德悄悄向考察组的人问起张文奇,好奇他是技术人员还是政工人员。
考察组个个都精明着,不仅巧妙回答了问题,还让许林德没获得任何消息。张文奇对此嗤之以鼻,有了瓦特的前车之鉴,他开始筹备我方和外国专家组的研讨会,甄别这些专家的真实身份,从中找出冒充技术人员的间谍,特别是针对许林德这人。
会议室内,两方人马各坐一边,就引进设备的技术问题进行汇报。许林德被特别安排为主讲人,手上拿着一沓厚厚的资料,看起来很有权威的样子。会议进行中,许林德一个人讲得起劲,考察组成员皆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讲的这都是些什么啊,还好意思称专家呢!
……
结束后,许林德满头大汗,嗓子都要冒烟了,张文奇热情地递上一杯水。而后,两人进行了谈话,张文奇对许林德也有了简单的了解,他的嫌疑更重了。接连几天,负责盯梢的便衣发现许林德更加活跃了,一有时间就四处闲逛,应该是在加紧收集情报,准备出境了。
得知该消息,张文奇加大了对许林德的监视,电话以及所有物品一律严格检查。尤其是让北京、上海、广州国际电话局时刻关注瓦特和国外的情况。如今,瓦特、许林德二人都没被扣押,保不齐会搞出什么幺蛾子,短短几天时间,北京那边就发现了新情况。
北京新侨饭店里,收到了从兰州寄给瓦特的包裹,索性很快就被警方拦截了。包裹里装的都是食品罐头,警方将它们全部倒出,未发现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大家都不知道这些罐头的意思。这时,一个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了端倪,罐头的商标纸上写了字:
“乔治先生,你夫人带出的东西已被抓获,你已经失败。请你向国际法庭写一封控告中方的信,设法寄出后再自杀,以此制造国际舆论。”
可真是好算计,连最后一点利用价值也要榨干。且寄件人正是许林德,张文奇大惊,预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估摸着许林德已经要逃跑了。当晚,北京机场。张文奇等人已经在此设下天罗地网,准备在出站口来个瓮中捉鳖。
水落石出,间谍案破
另一边,许林德一落地,迎面走来的公安立即将其抓获,这一刻他竟有些解脱。看见来人是张文奇,他轻声说了一句:“没想到!”检查室里,许林德的行李被仔细搜查,不久就发现了一堆情报,书写方式是美国特工独有的。此外,行李中还有许多使用过的手套、手帕,上面的尘埃标本相当重要。铁证如山摆在眼前,许林德只能全部招供。
他和瓦特“夫妻”是被派遣到中国执行任务的间谍,英国人的身份是假的,为的就是掩人耳目。三人分工明确,许林德负责上线,其余二人管下线。上线任务是整个兰州地区的谍报工作,下线负责收集核能和军事基地的相关情报。二人扮成夫妻,也是为了方便工作。
事实上,自从1964年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起,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我国。美国通过各种手段,用尽办法想搞到我国的核情报,奈何我国采取了相当严格的保密措施,令美国十分头疼。思来想去,便派出间谍刺探情报,并帮助他们隐藏身份。
虽然,他们以为自己的隐藏很成功,可终究逃不过像张文奇这样的敌特工作人员的法眼。因此,搞出再多小动作,毫无疑问也是徒劳的,他们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间谍组织全军覆没后,他们的去处就成了最大问题。许林德的口供涉及到我国外贸和外交战线的工作,长期将人扣留的话,免不了会引起一场国际纠纷。所以,这起案件最终的处理方案得由中央那边决定,张文奇找到外贸部长李强帮忙,让他转告周总理案子的进展。
次日,张文奇出现在李强的办公室,没等他说完,李强迅速接过话茬,道:“具体情况我差不多知晓了,你也不用汇报。总理那边已经批了,该公司派过来的技术人员限期离境,立即废除英国公司与中国技术进口公司签订的合同,并要求他们进行经济赔偿。”
言罢,张文奇来不及高兴,立即表示:“李部长,我要说的是他们的间谍活动,许林德比瓦特的问题更严重。有关原子弹的机密情报、资料、密写工具和信件都搞到了,不能就这么算了,若这东西被带走,于我国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损失啊!”
当时,情况万分紧急,不出几日,那些外国间谍就要出境了,到那时才是真的为时已晚。张文奇急得有些发狂,想让李强和周总理仔细说明情况。见状,李强眉头紧皱,思索了一会儿,转身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说:“请接周总理办公室。”
随后,李强对电话那头的总理说了几句,便将听筒递给张文奇:“你可以直接和总理说。”话音刚落,张文奇神情紧绷,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只听电话里传来周总理的声音:“我是周恩来。”张文奇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先简单介绍了自己,接着认真把许林德和瓦特的情况说完,等待总理的下一步指示。
周总理听后表示:“你们都辛苦了,案子要搞到底,祝你们争取更大的胜利。”说完,周恩来便准备挂了,张文奇又来了一句:“总理,案子的处理意见我已经送上去了,您抓紧时间批啊!”沉吟了一下,周恩来商量般说道:“我需要一些时间考虑清楚。”通话就此结束。
与周总理通过话后,张文奇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相信这些外国间谍难逃惩罚。处理完这起重大间谍案,张文奇难得有了点时间休息,他放空大脑,思绪不知不觉飘到了多年前,他那时候负责保护钱学森,同样也抓住了外国间谍。
当年,钱学森不顾一切回到祖国,一颗心都扑在中国航天事业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他的带领下,我国成功引爆首颗原子弹,这让美国以及各方势力很是忌惮,曾多次派出特务暗杀钱学森。比如,1964年那场刺杀,张文奇仍记忆犹新。
那时候,组织找到张文奇,告知北京疑似有间谍潜入,将以医疗专家的身份作为掩护,可能计划暗杀钱学森。张文奇当即表示尽快破获此案,随后进入紧张的调查工作,通过走访确定间谍身份是邵四荣(中岛芳子),一家口碑不错的药房老板。
做好十足的准备,张文奇果断决定收网,一举端掉了间谍组织,成功确保钱学森的人身安全。因经验丰富,能力出众,张文奇很快得到重用,这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言归正传,关于间谍案的批复送到了张文奇手里:“同意张文奇同志对国际间谍案的处理意见。”不久后,《人民日报》特地刊登了这起间谍案,闹了这么久的间谍风波也慢慢平息,但隐藏在暗处的危险无处不在,张文奇等工作人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老鼠间谍案”的侦破,充分体现出我国侦查人员的优秀,而张文奇只是其中之一。还有许多默默在反特一线的工作者,为保护国家利益而坚持不懈,他们值得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