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不少厂友在群里聊阿里辞职员工万字长文,有人说阿里怎么这么多问题,也有人说阿里还听得进真话,也有人问我怎么看。
在厂哥看来,这就是阿里!容得下真话,听得进真话,并且在鸟悄地改!
阿里内网热帖其实不少,距离上一次阿里现象级热帖其实也没多久。2023年的冬夜,拼多多市值距离阿里仅仅一步之遥,后来也确实超越了阿里。一位阿里员工深夜难眠,立帖共勉。
那年马老师不怎么露面,可是却在那个帖子下长文回复,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八个字:阿里会变,阿里会改!
仅仅过去一年,阿里巴巴凭借着“AI驱动”在今年的春天迎来了全面的价值重估,在资本市场上春风得意,在AI战场上“马蹄疾”,加速赶超美国巨头,站上全球第一梯队。
我常说,听劝是一个大公司的顶级修养!你看阿里,不仅听劝,而且会改!也确实在改!
说回昨天的爆火的这篇热帖。这个快要离职的员工在内网发万字长文,说明他也对阿里的感情很深,并且相信自己提出问题能被看见,相信阿里会有解决问题。文过饰非的公司、好大喜功的公司、欺上瞒下的公司,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感情的,很多都直接挂社交平台开骂了。
所以厂哥觉得这个帖子本身能火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对提出意见的人,阿里不是捂嘴,而是支持。连马老师都下场回帖,夸他写得好,感谢他的诤言。这种开放姿态,既是对员工意见的尊重,也展现了阿里直面问题的底气。
有人在看了这篇长文之后开始唱衰阿里,我其实是不理解的。一篇离职员工的深度思考,却被部分人简化为“阿里不行了”的论据。这种逻辑,如同看到给树木修剪枯枝便断言其行将就木,典型的互联网一根筋。
你仔细看帖子里提到的这些问题,本质是大企业规模猛增后的普遍挑战,头部的大厂谁家不是呢?反倒是阿里自省的勇气是独一份儿。一个能容纳批判性声音、愿意直面问题的组织,远比讳疾忌医的企业更具生命力。
而且大家可以回头看看,这么多年下来,主要的技术趋势阿里一个都没错过,前几年这么低落的情况下,它还在内部孵化出了今天大杀四方的“通义千问”大模型。如果内部风平浪静、一团和气,就干不成这个量级的大事。
企业不怕惊涛拍岸,这恰恰是势能,就怕风平浪静,那才会是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