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求超越传统电子学极限的探索中,“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一直被视为最具前景的革命性方向之一。它旨在利用电子除电荷外的另一种内禀属性——“自旋”——来传输和处理信息,有望带来比当今设备更快、能效更高的计算技术。然而,一个长期存在的巨大障碍,使得这一愿景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实验室中。现在,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的科学家们成功地攻克了这一难题。
在一项于2025年6月24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突破性研究中,该团队首次在“神奇材料”石墨烯中,实现了无需任何外部磁场即可稳定产生和传输自旋电流的关键量子效应。通过将石墨烯与一种特殊的二维磁性晶体巧妙地结合,他们成功构建了一条受“拓扑保护”的、几乎无损耗的“量子自旋高速公路”。这一成就,为将强大的自旋电子器件微缩并集成到芯片上铺平了道路,对量子计算和未来超低功耗电子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自半导体晶体管发明以来,现代电子学的发展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的轨迹,即通过不断缩小晶体管的尺寸来提升计算性能。然而,这一路径正逼近其物理极限,能量消耗和散热问题日益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为此,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电子的“自旋”。自旋是电子的一种量子力学特性,可以将其简单地想象成一个指向“上”或“下”的微型内置罗盘。自旋电子学的核心思想,便是利用电子的“上”和“下”两种自旋状态,来分别代表二进制信息中的“0”和“1”。
与依赖电子电荷流动的传统电子学不同,操控自旋所需能量更少,且速度更快。然而,挑战在于电子的自旋状态极其脆弱,在材料中传输时,极易因与杂质或晶格振动的碰撞而被“扰乱”,从而导致信息丢失。因此,找到一种能够长距离、无损耗地保护和传输自旋信息的方法,是实现实用化自旋电子学的关键所在。
大自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近乎完美的方案——“量子自旋霍尔效应”(Quantum Spin Hall, QSH)。这种效应存在于一类被称为“拓扑绝缘体”的特殊材料中。当电流通过这种材料时,其内部是绝缘的,但其边缘却会形成导电通道。更神奇的是,这些边缘通道会对电子的自旋进行“分拣”:自旋向上的电子会沿着一个边缘朝一个方向运动,而自旋向下的电子则会沿着另一个边缘朝相反方向运动。
这些边缘通道,就如同一条条受“拓扑保护”的量子高速公路。这里的“拓扑保护”意味着,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行驶的电子,几乎不受材料内部缺陷或杂质(如同路上的“坑洼”)的影响,无法轻易地被散射或“掉头”,从而能够长距离地保持其自旋方向不变。这为无损耗地传输自旋信息提供了理想的载体。
石墨烯,作为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子学特性,被认为是构建自旋电子器件的理想平台。然而,纯净的石墨烯本身并非拓扑绝缘体,无法自发产生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在过去,科学家们必须施加一个强度极高、体积庞大的外部磁场,才能在石墨烯中勉强诱导出类似的效应。这种对巨型磁铁的依赖,使得将相关器件小型化并集成到芯片上,成为了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由Talieh Ghiasi博士领导,采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更为精妙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没有使用外部磁铁,而是创造了一种微观的“三明治”结构,即通过“范德华力”将单层的石墨烯,精确地堆叠在一种名为四硫代磷酸铬(CrPS₄)的二维磁性晶体的薄片之上。
这里的关键,在于一种被称为“磁近邻效应”(magnetic proximity effect)的量子力学现象。当石墨烯与磁性的CrPS₄晶体亲密接触时,后者的内在磁性会像一种“无形力场”一样,“渗透”或“印刻”到上方的石墨烯层中,从而在原本不具备磁性的石墨烯中,诱导出实现量子自旋霍尔效应所需的特殊能带结构。
实验结果完美地验证了这一设想。研究团队成功地探测到,在这个“三明治”结构的石墨烯边缘,产生了清晰的、由自旋决定的、受拓扑保护的边缘电流。这些自旋信号能够在长达数十微米的距离上保持完整,这在芯片尺度上已是一个非常可观的距离。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在零外部磁场的条件下实现的。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Talieh Ghiasi解释说:“我们观察到石墨烯中的自旋传输被邻近的CrPS4改变了,因此石墨烯中的电子流动变得取决于电子的自旋方向。无需外部磁场即可实现量子自旋电流这一事实,为这些量子自旋电子器件的未来应用开辟了道路。”
这项在荷兰完成的突破性研究,成功地为在石墨烯中实现实用的自旋电子学扫清了一个核心障碍。通过“内求”于材料本身的量子相互作用,而非“外求”于笨重的外部磁场,它为构建超薄、紧凑、可集成化的自旋电子电路奠定了基础。
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在量子计算领域,这些受拓奔扑保护的自旋通道,可以作为高效、抗干扰的“量子总线”,用于在量子处理器内部连接相距较远的量子比特,这是实现大规模、可扩展量子计算机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在未来电子学领域,基于这种无磁自旋效应的逻辑门和存储单元,有望带来功耗极低、速度极快的下一代信息技术。
尽管距离真正的商业化应用仍有一段路要走,但这项发现无疑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巧妙地“点亮”石墨烯隐藏的量子潜能,科学家们将构建实用化量子电路的梦想,向前推进了坚实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