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人脸识别通过,‘双案例’学习完成,具备开工条件。”6月29日,在承担迎峰度夏重要负荷的太原220千伏南社变电站检修现场,工作负责人郭永亮通过人脸识别等数字化安全管控手段,高效组织完成了作业人员“双准入”“双案例”学习。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全专业推广“五级五控”风险管控模式,为迎峰度夏关键作业筑牢安全根基。
为破解安全监督覆盖不足、跨专业协同不畅的难题,国网山西电力于3月份将原应用于设备专业的成熟风险管控模式——“五级五控”(五级:一至五级作业风险;五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省电力公司、市供电公司、县供电公司、供电班组)横向推广至电网建设、营销、调控、数字化、后勤、原集体企业6个专业,纵向统一计划制定、现场勘察、方案编审、现场管控、到岗到位、竣工验收等作业全流程,并深度应用数字化管控手段,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作业风险智能防控体系。“我们的核心做法就是在广度、精度、力度上协同发力。”国网山西电力安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域覆盖的“广度”,就是打破专业壁垒,将营销现场服务、基建施工、通信检修、信息系统运维、原集体企业外部工程等全量作业纳入“五级五控”风险管理框架,实现7大专业14.27万项作业计划的标准化、分级管控。
管理落地的“精度”,涵盖80类3846项关键工序标准,并固化至各专业相关系统。“应用‘五级五控’并贯通I6000与风险监督平台后,作业计划同步从几小时缩至几分钟。”国网山西信通公司常凯敏表示,周作业量从3次跃升至30次以上,效率提升10倍。
刚性执行的“力度”,即国网山西电力应用数字化手段确保“五级五控”关键要求刚性执行。比如,“双勘查”控源头,三级及以上作业需完成计划前、作业前双重勘查,不合格无法提报计划。“双准入”验人员,人脸识别实时比对人员信息与安监数据库,身份或资质不符者自动拦截入场。
自3月份“五级五控”风险管控模式在全专业推广以来,安全水平跃升,违章数量同比下降10.91%,评选国家电网“无违章现场”28个,同比增加2.5倍。全省301项迎峰度夏工程全面应用该模式,为安全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管理保障。(杜鹃 冉涌 赵亚男)
(责编:李琳、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