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15日电 在数智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冷链物流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高校学子作为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后备军,如何为冷链无人配送赋能?一场比赛带来了答案。“华鼎冷链科技杯”北京物资学院数智供应链大赛日前举办,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大赛通过校企协同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战舞台,为冷链无人配送领域注入可持续的创新动能。
此次比赛由北京物资学院联合河南华鼎冷链仓配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聚焦冷链无人配送这一行业前沿课题。
早在今年6月24日,“华鼎冷链科技杯”数智供应链大赛在北京物资学院举行了启动仪式。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姜旭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本次大赛将借助学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华鼎冷链科技的实战经验来挖掘更智能、高效的无人配送解决方案,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希望通过本次大赛,可以实现高校和企业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教融通,达到‘三融’的效果。期待通过本次大赛激发青年才俊的创造力,把前沿智慧转化为可落地的行业驱动力,通过真实的这种案例,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更多真实的实践,从而弥补整个行业人才缺口的问题。”姜旭表示。
大赛旨在通过比赛的形式,将学生所学的创新性理论知识与企业提供的实战案例相结合,以真实案例驱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行业现存痛点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以期为行业储备数智化冷链人才,助力行业发展。
赛事期间,组委会根据报名规模动态调整赛题,并于6月26日发布修订版案例与数据。比赛期间,共有32支队伍踊跃报名参赛,经创新性、可行性、效益与可持续性四维评审,大赛组委会经过方案评阅和现场答辩,16支队伍晋级。
闭幕式于7月13日在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举行。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姜旭与全场嘉宾共同观看赛事回顾影片。
姜旭说,通过此次大赛把同学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到了一起,真正实现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实现了知行合一。
华鼎冷链科技CEO王君谈到,参赛选手们代表的是行业的新生力量。大赛听到同学们反馈说对于他们的实践有很大帮助。
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任豪祥评价本次大赛让各方收获颇多。大赛通过校企协同,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战舞台,为冷链无人配送领域注入了创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