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数智商业局
AI圈现在有个灵魂拷问:下一步,我们是继续死磕大语言模型(LLM),还是该押注空间智能?这可不是选择题,而是战略方向之争!
LLM:卷到尽头是“内功”,一个摸到天花板的“文科生”
必须承认,LLM已经杀疯了。AI造就的财富神话一个接一个。
2025年最炙手可热的技术是LLM。GPT-4o、Claude 3,参数破万亿,多模态能力越来越强。从百万token上下文到RLHF产业化,它正渗透 coding、医疗、教育每个缝隙。
但你们发现没?最近的新模型,更多是“锦上添花”——答题更准、能读图片、支持更长上下文。致命的短板也日益显现:它能滔滔不绝解释"牛顿定律",却算不清"推杯子要用多大力";背得出所有建筑学论文,却画不出一张合理的房间布局图。对物理世界近乎无知。就像培养一个满腹经纶却四肢不协的学者。
二维的文本序列像一道无形的墙,把AI困在符号的象牙塔里。
空间智能:AI的“身体觉醒”
而空间智能,是要让AI获得理解、推理并与三维空间互动的能力。这不只是让机器人走路不撞墙,而是质的飞跃:
记住OpenAI的“下一件大事”?他们收购物理引擎公司、疯狂招聘机器人专家。这信号再明显不过:AI需要“肉身”,需要理解这个物理世界的基本法则。
未来:二者必合体
高瞻远瞩地看,这根本不是二选一。未来的终极AI,必然是“LLM大脑”+“空间智能小脑”的合体。
想象一下:你对着AI说“帮我修一下漏水的水龙头”,它不仅能听懂你的话(LLM),还能通过机器人视觉定位水管、理解扳手怎么转动、预测拧松后的水流(空间智能)——这才是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
所以,我的判断是:
短期看,LLM仍是主战场,但已进入“挤牙膏”式进步。而空间智能,将是下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新大陆,是AI突破虚拟世界、真正改变物理文明的钥匙。
风暴将至。当AI既饱读诗书,又身手敏捷时,我们的世界将被彻底重塑。你,准备好了吗?
下一篇:科学家研发智能“隐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