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华人小镇做题家,正在攻占AI圈...
创始人
2025-02-27 15:00:26
0

今年的AI圈彻底被华人掀翻了天。

先是小镇做题家出身的梁文峰手中DeepSeek这一颗深水炸弹,炸得特朗普都对美国AI产业敲响了警钟。

紧接着当年那个经常挂科的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带领AI驱动的机器人登上春晚扭起秧歌,火遍大江南北。

前几天,马斯克官宣“地表最聪明AI”Grok 3正式亮相时,坐在C位的两个华人面孔科学家更是引发全网关注。

于是网友们纷纷起哄:中美这两个科技大国之间的博弈,已经演变为,在美中国人与在华中国人之间的巅峰对决!

曾经的小镇做题家人人唾弃,如今的小镇做题家正在攻占AI圈,引发科技狂潮。

01

— 湾妈看世界 —

华人小镇做题家,搅动AI圈

先简单看看几位在AI领域出圈的华人。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是今年搅动AI圈的第一人,也被称为改变国运的人。

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不仅梁文峰自己,DeepSeek公司核心开发团队不依赖海归,均没喝过洋墨水,都在中国上学,行事稳当,做人低调。

梁文峰自己出生于广东湛江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是老师。他初中便自学微积分,而且热衷制作航空、航海等模型。

2002年凭借优异成绩以状元身份考入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继续深造,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

毕业后他带领团队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探索量化交易并成立幻方量化,而DeepSeek的成功也离不开基金收益带来的经济支持。

他团队里的大多数人刚毕业没几年,许多来自清华、北大等国内顶级名校,甚至还有没毕业的博四、博五实习生,这与以往国内科技公司人均留过学形成鲜明对比。

跟梁文峰相同的是,90后CEO王兴兴带领的宇树科技团队很多也是应届生,王兴兴本人更是走的高考路线。

但与学霸梁文峰不同的是,他是个挂科不断的“学渣”。

浙江宁波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王兴兴是典型的i人,从小内向,几乎不和同学们说话,初中时就连老师都说整个班级都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而且王兴兴偏科严重,英语成绩极差,参加中考时因为英语差点没考上高中。

最后只以倒数第一或第二的成绩进了高中,高中期间几百场英语考试中,英语大概只及格过3次。

即便英语偏科严重,他依然靠着出色的理科成绩考入了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机电专业。

在自由的大学他靠着对机器人的一腔热血,进了实验室,拿了专利。

不过他始终绕不开英语的魔咒,考研时被浙江大学拒绝,只调剂到了上海大学,后来面临硕士毕业,为了他的机器狗项目,他自动延期毕业。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英语来回折磨的“学渣”却在往后的日子里靠着人形机器人一路实现了开挂人生。

再来看看几天前让马斯克都靠边坐的两个位于C位的AI专家。

“C位”的其中一人是杭州95后学霸吴宇怀,他1995年出生于杭州建德。

先后在新安江一小和杭州紫阳小学就读,中学在杭州建兰中学学习,后来转到加拿大读高中。

2015年他以满G的成绩从加拿大纽布伦斯威克大学毕业,2021年多伦多大学机器学习专业博士毕业。

他做过深度学习之父杰弗里·辛顿的学生,还在OpenAI实习过,在谷歌任职,同时在斯坦福做博士后研究。

2023年7月,xAI成立,吴宇怀成为了联合创始人。

另一位C位华人吉米·巴也是xAI的初创团队成员之一,是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吴宇怀就是他的学生。

除了吴宇怀、吉米·巴外之外,马斯克的xAI已经有多位华人科学家。

xAI在2023年亮相时,张国栋成了12名创始成员之一。

他201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后来获得了多伦多大学机器学习博士学位,还在Google Brain 和DeepMind担任研究实习生,2022年毕业后成为全职研究科学家。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弟子杨格也是其中一员。

他出生于湖南,高中时移居美国,有哈佛硕士学位,2018年在Morgan Prize中获得了杰出本科数学研究荣誉奖,曾在微软研究院工作,专注于AI和理论计算机科学。

xAI另一位创始成员、前谷歌研究科学家戴子航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做过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的实习生,去到美国后获得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博士学位,曾在谷歌研究院工作。

据美国《商业内幕》报道称,xAI团队核心成员中,超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除了以上提到的5位华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前OpenAI员工庄军堂;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学士学位和耶鲁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毕业的前Meta员工孙晓;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本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毕业的郑连民都是xAI的关键技术人员。

在这之外,有AI教母之称的斯坦福教授李飞飞、DeepLearning.AI的创始人吴恩达,都在让华人的名字一次次被提起。

02

— 湾妈看世界 —

中国为全球AI产业贡献了

一半的人才

梁文峰、王兴兴和初创公司xAI华人的出现,只是一个小缩影。

实际上,各种官方专业报告都显示,中国在AI产业中培养与贡献人才的实力越来越强。

今年1月,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CEA)发布了一份详细的人工智能人才报告(AI Talent Report),该报告中指出:

在国际上,美国培养的AI相关学位毕业生人数比大多数国家都多,但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外。

中国培养了更多的AI学士和博士学位人才,同时与AI 相关的学士和博士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也超越了美国。

在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中,中国授予的学位数量远超美国。

2022年中国授予该学士学位数量是美国的近6倍,远高于两国人口比例(中国人口约为美国的4.2倍)。

博士学位中,中国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同样超过美国,差距还在持续拉大。

2018年中国授予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数量比美国多65%;

2022年增加至了99%,几乎是美国的两倍。相比之下,美国的博士授予数量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下属的MacroPolo智库也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2.0 (The Global AI Talent Tracker 2.0)》报告,并用八张图做了详细的解读,我们一一来看:

2019年人工智能领域的霸主地位毫不例外属于美国。

当时在美国工作的最优秀的AI研究人员占了65%,而中国不见踪影,占比几乎为0,相当于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

更令人绝望的是,这些最顶尖的科学家们就连求学目的地都愿意选择美国。

2019年35%的AI科学家本科在美国就读,印度以12%的占比紧随其后,中国仅仅10%,即这些人才宁愿去印度,也瞧不上中国的教育。

当然最扎心的是,即便在国内就读,毕业后,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顶级AI科学家们一股脑都追求美国,留美工作了。

2019年美国前20%的头部AI机构的本国人占比31%,中国的顶级AI科学家高居第二,占比27%,遥遥领先于印度的11%。

然而短短六年时间过去,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即便57%的顶级AI科学家们仍在为美国工作,但曾经NeurIPS中不见踪影的中国到了2022年,已经有12%的追随者,即他们从中国的AI产业是看到了曙光。

出身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26%的顶级AI研究人员都是从中国大学的校门走出去的,马上就赶上了28%在美国就读的人。

现在在美国头部机构工作的中国AI研究人员(占比38%)直接反超了美国的本地人(37%)。

相当于在美头部AI机构中,每三个AI领域的科学家中,就有一个人来自中国。

如果不区分国籍,也不关注工作地,单从本科就读国家来看,近半数的顶级AI研究人员本科都是毕业于中国。

即中国是源泉,为全球AI产业的发展输送了近一半的人才,在顶级AI圈层里,中国培养的人才份量越来越重。

紧随其后的美国只有18%,印度更是少得可怜,仅5%。

而且这六年来,只有中国人的占比是在不断上升的,从2019年的29%飙升到2022年的47%。

但美国人、欧洲人、印度人、英国人、俄罗斯人占比都在走下坡路,仅韩国人的比例一直维持在2%不变。

从全球范围内看,选择在美国工作的顶级AI研究人员在慢慢下滑,占比从2019年的59%下降到了2022年的42%。

而中国的发展势头不减反增,已经从毫不起眼的11%增至28%。

虽然在这份报告中,我们能看到在美完成博士学位后,绝大多数非美国AI人才会选择留在美国。

但其整体走势是在下滑的,美国从86%下跌到了77%,而中国从当初4%慢慢增加到了现在的8%。

为什么AI相关的博士会选择离开美国?主要是受到美国苛刻的移民政策影响。

60%的非美国公民AI博士认为美国移民困难重重,相比其他国家,这一数字只有12%。

而且在国外工作的顶级AI科学家现在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留在国内发展。

可见在科技时代,谁能够留住人才,谁就有掌控命运的权利。

03

— 湾妈看世界 —

中国AI人才迅猛发展的

原因何在?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AI人才实现爆发式增长,CEA在人工智能人才报告中援引MacroPolo智库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2.0 》指出:

中国顶尖AI人才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国顶级AI机构的激增推动的。

MacroPolo智库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2.0 》报告中显示,2019年全球有25所AI机构上榜,美国占了18个。

其中有4家公司,分别是谷歌、Meta、微软和IBM,另外14个全部是美国的大学,斯坦福、卡耐基梅隆大学、MIT等理工校居多。

而此时中国只上榜了两所独苗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还落后于欧洲。

六年后,美国从18个减少到15个,其中只留存了3家企业,IBM无情被抛弃,还有12所大学上榜,有面孔出现,又有旧面孔被迫出局。

而中国从2个席位增加到了6个席位,清华北大接着在玩,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也走上了舞台。

变化最大的是,在中国,参与AI建设的除了顶级大学,名企华为也加入队伍,为中国AI的发展注入活力,提供科研经费支持。

随着中美竞争的加剧,仅靠高校为爱发电,用微博的收入培养高精尖人才恐怕难以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取得巨大的成果。

中国的企业极有可能会在AI基础建设上开足马力,如同美国一样,和高校一起协同作战。

阿里巴巴就带了一个头。

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就宣布,未来三年将投资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计算和AI硬件基础设施,以抓住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增长。

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还召开央企AI+专项会议,强调央企也要抓住AI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强化科技创新,攻关大模型,推动更多从0到1的创新。

正如美国大学通过开设更多AI课程或是专业积极为市场发展创造更多人才一样,中国的大学也是在蓄力,推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天津大学去年8月推出了中国首个脑机接口本科专业,重点研究允许大脑与计算机或假肢等外部设备直接通信的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设立了智能视觉工程,该专业提供适用于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能。

DeepSeek问世后,国内大学也在积极介入,普及AI素养。

深圳大学已与腾讯云合作推出基于DeepSeek的通用人工智能课程,从本学期开始向学生开放。

浙江大学推出了以DeepSeek为主题的在线系列课程,面向学生、教职员工和公众开放。

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在部署DeepSeek来升级其课程的AI学习工具。

中国人民大学也表示已将DeepSeek应用于“多个领域,为教学、科研、校园办公注入新动力”。

04

— 湾妈看世界 —

中式教育的两大原则

过去,西方普遍认为中国学生接受的是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体系只能培养出缺乏创新或创造力的温顺打工人。

梁文峰、王兴兴等一众中国年轻人在科技圈大展身手的时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实力的增强,也见证了中国教育从被吐槽到被夸奖的过程。

中国教育体系也能培养非常优秀、有创造力的学生。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研究学院副教授顾永琪和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教育与艺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史蒂芬·多布森曾总结过中式教育的两大重要原则:

一个是循序渐进,按顺序学习,依靠毅力和延迟满足来维持;

一个是厚积薄发,没有足够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就很难吸收和整合,从而实现富有成效的创造力。

可以说华人在AI圈大放异彩说明,也是这两大原则的完美诠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解决指... 电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怎么办? 别急,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首先,我们要了解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
中端性能机大乱斗:加米耀酷真,... 近期,中端手机市场迎来了多款新品,包括一加Ace 5、REDMI K80、荣耀GT、真我Neo 7以...
原创 预... 从销量上来看,两千元左右的手机更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这其中爆发了不少爆款手机,而国内各大手机厂商也都...
“最准最快最久最少”纷纷亮相,...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一直都是进博会上“最卷”的展区之一。要得到关注,不拿出“绝活”不行。在本届进博...
原创 千... 在上个月联发科抢先高通,率先发布了自己的新款旗舰处理器天玑9400,并且在新机这块也比搭载高通的骁龙...
原创 日... 科技浪潮的奔涌向前,正重塑着人类社会的生活形态。近年来,AI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让科幻作品中的奇幻场...
叠彩区:加快促进“人工智能+”... 3月13日,记者在位于叠彩区北仓路的力源智能配送中心看到,3000平方米的仓库里,17台橘黄色的小机...
eaapp错误代码ec201怎... eaapp是许多玩家常用的游戏平台之一,像ea的体育竞技类游戏,在游戏市场中热度极高。但一些玩家在使...
座头鲸迁徙1.3万公里或创纪录 ◎荆晶 海洋生物学家发现,有一头先前生活在太平洋东部海域的雄性座头鲸出现在印度洋西海域,两地距离超过...
新型显示产业前景广阔 ● 本报记者 康曦 12月19日-20日,以“显示无处不在·映照万千气象”为主题的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