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 新乡市市长魏建平
中原农谷“三年见成效”目标顺利实现;粮食亩产、总产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2024年,在科技的赋能下,新乡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发力乡村振兴、开展中原农谷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2025年,新乡领取了哪些“任务卡”?打算怎么做?全国两会期间,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市长魏建平。
新乡已有3个县(市)入选国家、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顶端新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乡也提出,2025年,加快城市南向发展,深度融入郑州都市圈,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新乡在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哪些探索?未来有哪些打算?
魏建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们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长垣市、新乡县、卫辉市3个县(市)入选国家、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粮食生产方面,我们加快中原农谷建设,强力推进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品种攻关,先后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161个,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10万亩,带动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让“一季千斤、两季吨粮”在河南成为现实;带动河南每年为全国提供优质种子45亿斤,其中冬小麦供种占全国的50%,按种子投入产出比40比1计算,每年可支撑1800亿斤粮食产能。
富民产业方面,我们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形成从地头到餐桌、从农场到市场的农业全产业链。原阳县已成为“全国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带动前端研发种养、后端销售服务等2万多人就业增收。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文旅、电商等富民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城镇。
乡村建设方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三通一规范”工程(道路、自来水、污水收集“户户通”和弱电线路整治规范),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经过三年的努力,道路和自来水“户户通”基本实现全覆盖,污水收集“户户通”和弱电线路整治规范达到80%以上。
下一步,新乡将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目标要求,持续做好科技创新、产业富民、深化改革、基层治理“四篇文章”,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中原农谷建设,打造国家级、国际化种业创新高地,让中国人的饭碗更加牢固地端在自己手中;以产业富民为支撑,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激活农村各类资源,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动力活力;以基层治理为保障,强化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着力推进“五基四化”,实现和美乡村共建共治共享,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新乡力量。
中原农谷将打造国内种类最全的数智化种质资源库
顶端新闻:今年,河南提出,要开展中原农谷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中原农谷核心区就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2025年新乡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坚持全种业、全链条,以更大力度打造中原农谷2.0版。对于中原农谷2.0版,新乡将如何打造?
魏建平:2025年,我们将在系统评估中原农谷三年发展成效的基础上,编制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7年,把中原农谷打造成为国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战略力量。
具体来说,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的深度合作,推动畜牧兽医所的畜禽营养与饲养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物科学所的作物前沿交叉技术中心、蔬菜花卉所的中部研发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落地中原农谷;做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加强神农种业实验室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的全面合作,新增国家级种业创新平台10家以上。
要进一步激发人才集聚势能。新引育种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30名以上、研发团队50个以上。高标准建设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和神农系列实验室教学科研基地,搭建全省农业科研策源中心。
要进一步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瞄准世界种业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围绕高产优质、抗旱抗逆、适宜机收、适应性广等育种方向,培育优良新品种200个以上,建成国内种类最全的数智化种质资源库。
要进一步增强种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吸引世界30强、国内10强种业企业在中原农谷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繁育基地;推动河南种业集团进入全国三强。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优势,力争在“一带一路”国家布局建设研发基地5家以上,联合种业发达国家建设国际育种创新平台5家以上,争当种业对外开放排头兵。(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文 河南日报记者董亮/图)
下一篇:“平凡”的黄河孤岛造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