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李斌
记者:作为长江大保护“立规之地”,宜昌如何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杰: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处,是长江三峡的咽喉枢纽和生态屏障。近年来,宜昌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今年,省委赋予宜昌“打造成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的新定位,明确要求宜昌在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上奋勇争先。宜昌生态环境部门将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保障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生态安全。
记者:在美丽湖北建设的大局中,如何找准“宜昌坐标”?
高杰:对标美丽湖北战略目标任务,我们将立足宜昌“可以干什么”,明确宜昌“应该干什么”,全力服务“生态支点”建设。预计到2027年,美丽宜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30年美丽宜昌基本建成。
以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着力点,宜昌将一体谋划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蓝天建设,久久为功建设一批示范样板。
加快建设美丽滨江城市,宜昌将服务打造城市中央绿心,坚持“北岸控密度、南岸控高度、滨江控宽度”,保护好“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特色风貌;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宜昌优化村庄建设边界和村庄用地布局,深化农村“厕污垃”治理和种养殖业污染防治,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打造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宜昌将全面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扫尾行动,打好磷石膏治理、沿江排口整治攻坚战,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打造空气常新的美丽蓝天,宜昌将实施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行动,推进水泥、陶瓷、无机磷化工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力争到2027年,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记者: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宜昌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支撑?
高杰:2024年,宜昌综合实力再攀新高,GDP突破6000亿元,四年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成为2024年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经济总量第一城。当前,宜昌产业转型势头强劲,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加快壮大,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宜昌将以美丽湖北建设为契机,提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使生态循环与生产循环有机结合起来,厚植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底色,为宜昌“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提供绿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