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彤、通讯员沈晨辉、张惠雯)西北斑芫菁是一种危害油菜的重要害虫,但其分泌物斑蝥素具有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近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发布了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高质量基因组数据,为研发害虫绿色防控新方法、提升其医用价值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旗下刊物《科学数据》上。
西北斑芫菁属于芫青科甲虫,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其成虫取食油菜花和叶,导致油菜生长缓慢和产量下降。医学研究发现,芫青科甲虫分泌斑蝥素,可用于临床治疗皮肤疾病和辅助治疗某些癌症。但由于缺乏高质量基因组资源,人们无法深入了解芫青科甲虫的致害机制、生态适应性和药用价值,只能通过直接从芫青科甲虫中直接提取或化学合成斑蝥素,效率较低。
油料所油料基因工程与转基因安全评价创新团队通过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发布西北斑芫菁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并通过基因功能注释,获得11687个蛋白编码基因。该团队负责人介绍,未来通过大规模基因组数据分析,可明晰西北斑芫菁的致害机制,为其综合治理提供新路径。同时,挖掘出其合成斑蝥素的关键通路基因,揭示斑蝥素的合成途径,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微生物细胞合成或植物合成斑蝥素,大大提高斑蝥素的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