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何青锋、梁嘉浩)他们在走街串巷帮助居民解决问题、派发宣传资料,到企业、工地、社区开展政策宣传,指导线上办理,讲解工伤预防知识;他们身着红色志愿服,怀揣炙热为民心,走访慰问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是老河口小东门社区最靓丽的“青春红”……他们就是小东门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成员。
2023年8月,小东门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成立,由团干部、网格员、青年志愿者共同组成。他们秉持“民思我想、民呼我应、民困我帮”的理念,用实干与温情破解民生难题,先后荣获2024年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共同缔造·社区计划”竞赛铜奖、“文明实践,情暖襄阳”2024年襄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优秀奖、“2024年襄阳市青年志愿公益项目大赛”优秀奖、2024年度襄阳市“暑假学堂”优秀点位等多项荣誉,成为基层治理中一抹亮眼的青春色彩。
小巷解忧,为老旧楼道撑起“晴空”。北京路染织厂家属院的老楼里,1号楼2单元的居民曾饱受漏雨之苦。每逢雨天,楼道积水成河,居民出行寸步难行。青年服务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们召集住户开“板凳会”,挨家挨户动员集资维修。面对意见分歧,队员们轮番上门沟通,最终以每户105元的方案筹集到1470元资金。施工期间,青年们化身“监工”,紧盯施工细节,全程监督资金使用。短短数日,困扰居民多年的漏雨问题被彻底解决。“楼道不再漏水,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居民们的笑容,是对这群年轻人最好的褒奖。
召集住户开“板凳会”。通讯员 供图
为老净窗,守护“银发族”的岁月静好。“窗帘装好了,孩子们真是帮了大忙!”东豪逸景小区的陈阿姨逢人便夸。原来,她家6面窗帘多年未拆洗,老伴余大爷前不久因拆卸窗帘摔伤颈椎,老两口束手无策。服务队入户走访时,碰巧发现余大爷脖子上正戴着矫正器,问明原因后,立刻扛起工具包上门。志愿者们踩着梯子拆卸窗帘,细心擦去积灰,清洗后又重新安装整齐。陈阿姨拉着志愿者的手哽咽:“你们比亲儿女还贴心!”一句“这也是我们的责任”,道出了青年服务队对“老有所依”最朴实的承诺。如今,为老年人拆洗窗帘、跑腿服务成了服务队的招牌项目,这些对于青年服务队来说都是举手之劳,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家庭中的大事,小网格中有大民生。
志愿者们踩着梯子拆卸窗帘。通讯员 供图
多元托管,为青少年点亮“成长星光”。辖区儿童假期“看护难”如何破解?青年服务队交出了亮眼答卷——寒暑假“爱心托管班”。他们通过问卷调研、家长座谈,精准对接需求,链接多方资源,开设科普实验、模拟法庭、非遗手作等特色课程。孩子们在科技馆探索奥秘,在法庭体验法治精神,用扎染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服务队招募带动下,社区返乡大学生、青年教师、“五老”也化身“成长导师”,带领青少年们演讲辩论、团队协作,更组织红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托管班结束后,家长感慨:“孩子不仅有人照看,还学了本事!”这份“托”与“管”的智慧,让社区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爱心托管班”。通讯员 供图
荣誉背后,是小东门青年服务队永不停歇的脚步。下一步,他们计划深化“青银共学”,用故事连接代际,用文化激活社区;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筑牢安全防线;创新老年精神文化活动,让夕阳生活更有温度。正如队员所说:“基层治理没有终点,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份需求都有回应,让每一寸社区都充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