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在网络流传。
网友发现,论文第一部分写到“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 对照组患者中, 男27例,女13例, 观察组患者中, 男28例,女12例,年龄24-55岁。” 论文中提到, 选取的样本为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和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5月6日,《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学术不端的声明》, 称对涉事编辑已作出辞退处理,并制定了整改措施。
该声明称,经调查,该学术不端问题的发生是因为当时的审稿流程存在漏洞,审核人员未能对文章内容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查,未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错误;部分编辑和审核人员责任意识不足,对学术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在工作中未能严格遵循学术出版的标准和要求。对于涉事编辑已作出辞退处理。此次学术不端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的声誉和公信力,也对学术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对此深表歉意,向广大读者、作者以及学术界郑重致歉。
记者了解到,《中国医药指南》创刊于2003年,是由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2024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278。
此前报道:
有网友质疑:
“男性会患子宫肌瘤吗?”
该消息在网络上引发广泛争议。
涉事论文原文
5月5日下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官方账号
发布情况说明:
5月5日上午,我院关注到网友反馈的相关论文信息,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工作。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我院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齐鲁医院一直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始终秉持“零容忍”态度。感谢广大网友关心。
某三甲医院妇产科医生告诉记者,针对子宫肌瘤的研究,对照观察组病例中不可能包括男性患者,“ 但凡经过外审的论文都不会发生这种错误。”
多篇医学论文“男女不分”
除了该篇论文,在中国知网上还有 多篇涉妇科论文中出现男性病例。
其中一篇题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联合卵巢移位、阴道延长对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内分泌水平的影响》的文章中,在第一部分资料与方法中介绍:对照组中60例 (60%)为男性,40例(40%)为女性。观察组中55例 (55%)为男性,45例(45%)为女性。
而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介绍称:“宫颈癌作为妇科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者逐渐趋向于年轻化,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文章作者为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智秀峰, 于2015年9月发表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
另一篇名为《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高危产妇预防中的意义分析》的文章中称: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治疗出现羊水栓塞的高危产妇1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的患者使用精心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护理。其中,实验组有31例女性患者,有 34例男性患者。对照组中有32例女性患儿,有 33例男性患儿。该部分 “高危产妇”病例中不仅出现了“男性患者”,部分患者还被称之为“患儿”。
知网信息显示,该文章发表于2018年2月28日, 发表期刊同样为《中国医药指南》。文章作者为抚顺市中心医院产科王忠红。
据澎湃新闻报道,5月5日,记者通过抚顺市中心医院联系上了作者王忠红,她表示, 该文章出现男性病例是由于失误导致的,“他们打错了,应该是女,打成了男,他们后来出版后给我寄过来我也没核实。”王忠红称,自己会联系出版社沟通此事。
上述两篇文章 刊登的期刊均为《中国医药指南》,该期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来源:新闻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极目新闻、看看新闻
编辑:陈旭 |审校:田原 |审核: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