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路、通讯员赵振威、程彩琦)5月21日,宜昌市远安县河口乡襄宜高速宜昌段K56路基施工现场,挖机和破碎锤的掘进格外“轻柔”,雾炮机降尘、隔音挡板降噪等措施同步启用,以免“惊动”了不远处的曾家湾民居群。
“原本设计的是爆破施工方案,经勘探发现,振动波可能危及民居群地基安全,于是放弃了效率更高的爆破方案,启动了‘文物保护优先’机制。”项目经理王伟介绍,目前采用的是“挖机+破碎锤”机械掘进工法,虽然会延长工期,但严守了文物保护红线。
曾家湾民居群位于远安县河口乡漳沐村,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现存建筑规模形成于1846年,其厅井式砖木结构是鄂西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此次保护性施工构建起“政府+专家+企业+群众”共治模式:远安县文旅局全程参与方案评审并委托文物影响评估,施工方联合爆破与路基专家优化工艺,村民组成监督小组实时巡查。这种全链条保护机制,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文保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