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司高妍 王宁宁 王宇 杨霄 实习生 王曼迪 刘程】 当Z世代的“二次元DNA”遇上消费新潮流,“吃谷”就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5月末至6月初,大河财立方记者走访南京、深圳、上海、郑州四城,探访年轻人在线下“吃谷”的消费热潮:上海百联ZX创趣场内,吉伊卡哇快闪店周边需排队1小时抢购;南京俊红生态农业园的雨中帐篷里,“迷宫饭 only”主题漫展充满“同好”(拥有相同兴趣者)交流的笑声;深圳车公庙丰盛町动漫街区,年轻人兴奋地拆着“谷子”盲盒;郑州大上海城“谷子”市集,中学生、大学生用零花钱兑换角色徽章是周末最常见的一景……
四城观察可以得知,从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衍生到国创IP崛起,当虚拟世界的热爱照进现实购物车,“吃谷”早已超越商品交易,成为Z世代标记圈层归属、传递文化态度的独特语言。
注:吃谷指购买漫画、动画、游戏、小说、偶像等版权作品衍生出的周边产品。
南京: 大雨中的漫展,浇不灭年轻人的“热爱经济学”
5月31日,南京俊红生态农业园在雨幕中支起联排帐篷,一场以动漫《迷宫饭》为主题的沉浸式漫展在此举行。草坪上,身着角色服饰的年轻人围坐帐篷下,有人捧着刚出炉的热食大快朵颐,有人在兴奋地交换着“无料”(自制同IP小礼物),雨水拍打帐篷的声响与笑声交织,勾勒出Z世代独特的文化消费图景。
5月31日,一场以动漫《迷宫饭》为主题的沉浸式漫展在南京俊红生态农业园举行。
这场恰似“雨中野餐会”的漫展,打破了传统展会“逛展+购物”的套路模式。主办方在场地中央架起烤炉,一边烤制剧中同款“冒险料理”,一边通过互动游戏串联剧情。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os成灵魂人物厨师“森西”的游客,他坐在小炉子前熟练翻烤,为排队的“同好”分发食物,尽管食材只是普通的火锅食材,却因角色的仪式感被赋予特殊意义。“当大家喊我‘森西师傅’,称赞我是‘厨神’时,我真切感觉体验到了森西的快乐。”这名游客笑道。
活动夜场门票88元,包含餐饮与互动体验,在二次元消费圈层中被评价为“高性价比”。Cos成“伊津津美”的大三学生算了笔账:“88元是漫展普遍价格,这里能吃能玩,还有篝火和草地,特别有氛围感。”让“伊津津美”更看重的还有文化共鸣,“当数十人在篝火边手拉手载歌载舞、陌生游客用角色名互称时,仿佛走进了《迷宫饭》里那个虽冒险却温暖的世界。”记者看到,现场还有不少家长陪伴孩子参与,一位母亲熬夜赶制的纸质“宝剑”道具,成为“次元母爱”的暖心注脚。
相较于上海的“快闪经济”、深圳的“潮玩硬核”,南京的二次元生态更注重“同好”社群的情感联结。水游城等老牌聚集地虽因商业化面临同质化争议,但每逢主题展,仍有不少年轻人带着自制周边“以物会友”。资深二次元爱好者“暗砂”观察到,00后正将二次元从圈层文化转化为社交货币。“以前追番是一个人的深夜独享,现在要穿角色痛衣、吃联动套餐、参加only展,把热爱‘可视化’。”
从80后收藏《圣斗士》贴纸,到Z世代为“谷子”与主题展付费,消费形式迭代的背后,是情感认同需求的持续生长,日益成长的年轻消费群体,更愿意也有能力为情绪价值买单。
南京地铁站里,玩“谷子”的年轻人在一起秀自己的装扮。
上海: 中国“谷子经济”核磁场,国创IP快速崛起
6月3日,上海百联ZX创趣场一楼大厅涌动着年轻身影,一条蜿蜒长队将吉伊卡哇快闪店围得水泄不通。
“帮朋友抢限量徽章,这画风萌到不分年龄层。”排队者的话语道出玄机。这个原以儿童为受众的漫画IP,正凭借治愈画风快速破圈,并吸引大批年轻消费者下单。
作为中国消费市场的风向标,上海的二次元浓度堪称全国之最:Bilibili World、ChinaJoy等顶级展会年均吸引超数十万人次打卡,原神嘉年华等品牌活动常占据社交媒体热搜。静安大悦城、百联ZX创趣场等商场通过“二次元改造”,将动漫主题街区、IP快闪店与餐饮娱乐融合,形成“逛展+消费+社交”的闭环生态。
以上海百联ZX创趣场为例,它的前身是南京东路上的华联商厦,面积仅1.1万平方米,此前深陷经营困顿。2023年1月,该店完成“二次元”主题改造后,18个月内累计客流超1500万人次,销售额超5亿元。
而在这场“吃谷”浪潮中心的上海,不少入局者已经见证了市场从蓝海向红海的转变。两年前,蒋先生在上海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与朋友一同开设了“谷子”店。“初音未来、《咒术回战》等国际IP仍是流量担当,但国创IP如《原神》《天官赐福》的周边销售额占比近年来也不断提高。”他坦言,同业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商场内同类店铺越来越多,周末更会涌现数十个“谷子”地摊,加上“线下看货、线上下单”的消费习惯冲击,倒逼商家转向差异化。
上海百联ZX创趣场是当地活跃的“谷子经济”消费场,热门IP出新品常见年轻人排队消费。
随着“谷子经济”破圈效应的扩大,各类商业体加速与二次元IP深度绑定,试图向消费者提供更多沉浸式、个性化的消费新场景。在百联ZX创趣场内,一家咖啡店正与知名二次元游戏《鸣潮》推出限定套餐,售卖相关周边产品,并在店内举行游戏签到打卡活动。“我们店每隔一个半月就会更换一次主题,目前已经合作过《全职高手》《Fate/Grand Order》等IP。”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总体来看,上海的“谷子经济”呈现三大趋势:国际IP持续领跑,但《原神》《天官赐福》《时光代理人》《鸣潮》等国创作品凭借文化亲近感快速崛起;消费场景从单一售卖转向“内容+体验”融合,如主题咖啡店、沉浸式剧本杀等吸引力加强;受众年龄层上探下延,形成“小学生收藏徽章、年轻人追逐限量、中年人怀旧买单”的多元格局。
当吉伊卡哇的卡通形象与外滩夜景同框出现在社交平台,当国创IP周边成为陆家嘴白领的办公桌上新宠,这座城市正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将二次元兴趣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生态,为中国“谷子经济”标注新的高度坐标。
深圳: 老商圈的新活力,一年涌现七大“谷地”
作为年轻人占比超五成的城市,2024年以来,深圳二次元经济蓬勃发展,一年间形成大中华Bit City次元小镇、中洲湾 C FutureCity等七大“谷地”。其中,丰盛町步行街堪称典型,作为当地最早打造二次元文化的商业街区之一,这条仅几百米的街道上,十几家 “谷子”店星罗棋布,吧唧(徽章)、韩娱闪卡、色纸等周边产品琳琅满目。
这些店铺虽规模不大,却藏着上百个IP产品。店家会将最新到货的周边陈列在显眼处,部分小店还细分“日谷”“国谷”区域。受运费、购买渠道限制,“日谷” 价格普遍偏高。
“谷子”不仅能提供情绪价值,还兼具收藏与经济价值。
热门稀缺的“谷子”设有最低售价,催生出“中古式”交易市场,不少店铺设置寄售专柜,店主分格出租并收取管理费,让寄售区周边价格更亲民。
丰盛町的“谷子”店多由“吃谷”爱好者自发开设。据谷之屋杨店长介绍,二次元文化让街区重焕生机,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高客流量,目前店内已拥有几百个IP、上万件“谷子”产品,且在日本有稳定进货渠道。
不过,随着二次元“爆改”商场,谷店迅速扩张,大部分“谷子”的贩卖方式又是盲抽,谷店同质化问题逐渐显现,年轻人更趋向于挑选自己喜欢的“谷子”,市场热度有所降温。大河财立方记者看到,丰盛町街区有少数几家谷店闭店。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周边产品的利润要达到50%,谷店盈利能力才会好一些。”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谷地”中的不少“谷子”周边产自当地。作为“中国潮玩之都”,东莞聚集超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及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中国近八成的潮玩由此诞生。如米哈游的徽章、挂件等产品,供应商多来自深圳、东莞。
郑州: “谷子经济”多点开花,撬动年轻消费潜力
“‘谷子’怎么玩?”当80后、90后两代人对此深感困惑时,郑州Z世代用“情绪消费+社交价值”给出答案。
郑州某高校大三学生小陈,每周末都会和闺蜜相聚在大上海城,只为淘《光与夜之恋》主题周边。“摆在家里看着治愈,戴在包上能秒认‘同好’,这就是快乐密码。”在郑州多个年轻消费者口中,“好看即正义”“热爱即价值”成为高频词。
在上月末,记者走访了郑州多个热点商圈后,对此情绪表达有了深刻感知。在大上海城一楼的GOODSLOVE店前,《光与夜之恋》角色“夏鸣星”庆生活动吸引了数百名粉丝排队与模仿该角色的Coser合影;在新田TK360购物中心,年轻人争相与“夏鸣星”IP立牌合影,并在签名墙上为其写下祝福。
这种现象背后,是泛二次元文化渗透与本土产业链成熟的双重驱动。
从事多年的漫卡社主理人卓龙向记者揭秘行业变迁,2010年前国内IP衍生品市场长期由海外进口商品主导,如一个二次元手办价格上百元。直到2014年前后,中国制造商开始系统性布局IP衍生品领域,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消费门槛,15元的徽章价格让更多年轻人轻松触及。
据艾媒咨询,国内泛二次元用户规模由2017年的2.12亿人增长至2024年的5.03亿人。这些快速增长的人群基数,为郑州“谷子经济”的首发阵地——大上海城带来了转型机遇。
2023年,商场管理方偶然发现,在整体客流量低迷时期,位居商场五楼的“郑谷”却凭借其特色“谷子”商品,持续吸引众多二次元爱好者聚集。这一现象促使商场有意识与商家联动举办相关活动。随着聚集效应日益显著,商场又吸引了更多同类商家入驻。
“截至目前,商场内的‘谷子’店数量已发展至约50家,主要集中分布在1层和2层,涵盖《恋与深空》《咒术回战》等国内外IP。”郑州大上海城商业管理公司营运总经理陈城钢说。
在新田商业TK360购物中心,“谷子经济”周末练摊是其中一景。练摊的年轻人说,赚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找到更多“同好”。
无独有偶,与大上海城相距不远的新田TK360购物中心也受到启发。2024年前,该店曾是新田系中经营最低迷的购物中心之一,但去年它摇身一变,凭借二次元爆改出圈。
在两家商场重获年轻人的青睐后,郑州多个商圈的二次元浓度也开始上升。探十里、正弘城等商场陆续引入“谷子”店,形成了多点开花格局。业内人士透露,郑州“谷子”店已超数百家,这反映出郑州二次元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在这里,每个‘次元梦’都能找到落点。”这种对亚文化的包容,或许正是城市商业迭代的深层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