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徐蕾 实习生 郭莉婷 通讯员 张文竹)6月25日,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在武汉举办,今年的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此次活动由自然资源部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引导全社会树立保护耕地、节约用地意识。
在典型经验交流环节,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率先登台,分享湖北在严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服务支点建设方面的经验。湖北通过多管齐下整地、深化改革稳地、严格执法守地等举措,实现了耕地数量连续两年净增加,质量5年连续提升,为全省粮食产量连续12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奠定基础。同时,出台省级耕地保护常态长效工作机制,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牢牢守住6925万亩耕地和59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2024年度,全省违法占耕比降至0.54%,为近九年来历史最低。
在拓展节约集约用地新空间方面,湖北同样亮点频出。坚持“亩产论英雄”,常态化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分类建立市州、县域、工业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倒逼“寸土生寸金”;创新 “五换经验”,盘活存量地、发挥政策效益、推广先进技术等组合拳,为土地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显化存量资产价值,服务财政体系建设,推行资产组合供应,让闲置低效用地 “活” 起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活动还设置了成果发布、“谈田说地”沙龙等环节,发布了《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典型案例(第二批)》等多项成果,并邀请了多位嘉宾围绕“耕地保护、节约集约”主题进行内容分享。最后,“我的土地我的家”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全社会征集土地方面的作品,传播土地保护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