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作出深刻阐释,号召全党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在全党全社会激扬起继往开来、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沿着时代大潮奔涌而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高擎这把照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火炬,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凝聚磅礴伟力。
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中,我们党淬炼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它昭示着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回望过去,从莲沱九四暴动革命烈士纪念碑、襄西革命烈士陵园,到麻池革命旧址、渔洋关苏维埃政府旧址,这些红色遗址穿越时空讲述着中华儿女的赤诚之心。唯有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这份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坚守,才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汲取这份信仰的力量,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将昔日革命者的理想信念,转化为现实中的坚定行动,以一域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主题。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论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还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庚子之春,在疫情这场大考面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履行使命,像螺丝钉一样铆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让任何疏漏发生在自己管辖的阵地;医生护士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用精湛医术,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还有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他们以“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铮铮誓言,无私奉献、鞠躬尽瘁,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搭建起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汲取这份为民的力量,时刻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做到回应人民期盼,解决发展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筑牢事业根基。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特质风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从来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遭遇巨大的风险与挑战。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基因,正是我们攻坚克难最锋利的武器。面对事业发展中的“娄山关”“腊子口”,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增强斗争本领,勇于迎难而上、动真碰硬,像民族英雄林则徐一样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啃下硬骨头,像邓稼先与“两弹”元勋们一样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定勇气突破瓶颈口,像“铁人”王进喜一样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涉足深水区,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为奋进新征程注入澎湃动能。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崇高品格。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体现在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执行上,体现在对党的事业无私奉献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从乡村教师张桂梅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到扶贫干部黄文秀把群众在乎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是自己的事去做,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这份忠诚与奉献的力量,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转化为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甘于奉献的实际行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凝聚建设合力,激发创造伟力,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基业长青。
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却历久弥新,其蕴含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价值,在新时代的壮阔实践中愈发闪耀夺目光芒。只有高擎伟大建党精神这永不熄灭的火炬,从中汲取信念之光、为民之心、斗争之勇、忠诚之力,将其转化为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才能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袁芳(宜昌市夷陵区委组织部)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