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胜、通讯员唐玥)"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水!"6月30日夜间,咸丰县遭遇创纪录暴雨,县城秒变"水城",部分街道积水没过二楼,私家车漂走。危急关头,一支带着"会飞的照相机"的队伍冲进灾区。
7月1日清晨,恩施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应急测绘队带着三台无人机赶到现场时,朝阳路沿街商铺的老板老王正蹲在自家超市的屋顶上。"水来得太快了,凌晨四点听见哗哗响,起床水就漫到腰了。"测绘队员操作无人机从老王头顶掠过,不到两小时就画出了整片淹没区的"水情地图"。
"这可不是普通航拍!"技术员小张边操控无人机边介绍,"我们用的倾斜摄影技术,拍完马上生成3D模型,连水里歪倒的电线杆都能标出来。"队员们在临时指挥部支起电脑,受灾区域的积水深度、房屋受损情况在屏幕上实时更新,连被淹小区里困着几只流浪狗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些精准的地理信息数据,犹如救灾工作的“导航图”,为紧急搜救被困群众、科学规划道路清障路线、实时监测次生灾害风险、有序推进灾后重建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地理信息支撑,极大提升了救灾工作的科学性与效率。
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感叹:"就像给救援人员装了透视眼,知道往哪救最急!"
测绘队老刘的鞋帮还滴着水:"我们分两组接力干,飞无人机的同事浑身湿透。"原来他们发明了"飞行队+电脑队"的流水线作业,无人机拍完一片区域,数据立刻传回后方建模,比传统测绘快10倍。
科技让救援更精准,而这份精准背后,是测绘队员蹚着齐腰水换来的。向这些默默无闻的"人形北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