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袁伟)为深化文化教育资源融合,助力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襄阳市博物馆与襄阳市第三十六中学于7月3日举行馆校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课程开发、研学实践、文化传播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第二课堂”教育新范式。
馆校合作签约仪式。通讯员供图
仪式结束后,学校老师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襄阳古代历史文化展。襄阳市第三十六中党委书记孙爱勇表示:“后续我们将组织学生参与‘研学路线游览’‘红领巾讲解员’‘昭明课堂’等特色活动,让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
依托襄阳的古代历史脉络深化文化内涵,打破“展品-观众”的单向传播模式,构建“参与式体验-沉浸式感悟”的实践机制,将博物馆的展陈空间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堂”。双方已拟定首期合作计划,包括共建校本课程资源库、开展月度主题研学、举办校园文物巡展等。此次合作标志着“文化场馆+学校教育”协同育人模式进入新阶段,将为区域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