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王宜熙、喻昭阳 通讯员杜少华、周瑞)7月10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冰介绍潜江市落实“虾十条”工作情况。2025年“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跃升至527.2亿元,上半年小龙虾交易量达17.7万吨、产值75.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4%和4.4%,全产业链升级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王冰在发布会中详解“虾十条”落地路径:“一产提效”: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4.7万亩,其中虾稻共作89.7万亩;上半年产量12.25万吨,同比增长4.6%。自主研发的“潜江龙虾1号”良种年底将通过国家审定。“二产提质”:新增加工产能9.4万吨,龙头企业完成功能性壳寡糖全产业链开发;小龙虾供应链平台集聚1094家企业,交易额突破161.2亿元。“三产提级”:全国布局潜江龙虾品牌店超4000家,“虾卡”实现武汉同城1小时极速配送;董宇辉直播专场单场销售额达4100万元。“品牌提档”:制定全产业链标准185项,龙虾博览会开幕式吸引800万人次观看。
“四季有虾”破局季节瓶颈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同塘育养分离’技术、冬季营养方案和构建小龙虾“四季宜居”生态。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市累计上市冬虾约2.4万吨,实现产值约21.9亿元,有效填补了冬季小龙虾市场供应空白。
在养殖模式上,实现多茬养殖,其中“四季有虾”池塘模式亩产优质商品虾超800斤,亩均增收超2000元。
潜江龙虾冬捕。
冷链革命保障“极致新鲜”
潜江龙虾虾卡。
潜江市商务局负责人手持“虾卡”详解物流体系:“建成全国唯一小龙虾物流大数据中心,开通14小时直达全国省会冷链专线,1200个服务网点覆盖600多城。”通过标准化管控,小龙虾48小时鲜活率提升至94%,武汉消费者可享“活虾现烧、1小时直达”。
虾稻共生催生“双黄金”
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则揭秘生态密码:“稻为虾供饵,虾为稻施肥,秸秆还田养地。”2024年,全市虾稻订单面积达69.73万亩,较上年净增4.45万亩。巨金米业5G智能工厂使虾稻米优质率达99%,人工成本降80%。
潜江虾稻共作基地一角。
数据击破“价格跳水”谣言
针对近期网络传言,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权威调查:2025年一季度潜江市小龙虾累计产量达2.56万吨,同比增长约9%,产值达27.3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1.21%。
1-6月小青虾均价同比上涨16.7%,虾苗涨31.5%;抽样显示养殖户亩均纯收入2659.2元,同比增长9%。“价格波动属正常周期现象。”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小龙虾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然是‘养有所得’的支柱型产业。”
千亿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王冰表示,下一步,潜江市将聚焦四季有虾、工厂养殖、标准制定、精深加工、菜品创新等关键环节精准突破,推动“潜江龙虾”由一季红变四季红、由一桌红变满堂红、由一城红变天下红,加快形成千亿龙虾特色产业集群,为湖北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潜江力量。
龙虾食客八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