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余瑾毅 通讯员薛源
“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如何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遇到儿童过敏性休克,如何识别和处置?”11月4日,2025年基层儿科医师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在武汉儿童医院开班,来自武汉市19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医务工作者参加培训。
武汉191家基层医疗机构参加了培训。
完善基层服务网络让儿童就近“看好病”
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基层医疗机构是守护儿童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提升基层儿科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武汉市百万儿童能否“就近看病、看好病”,也关系到分级诊疗制度在儿科领域的有效落实。
本次培训班,也是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服务能力专项提升项目的起点。该项目由武汉市卫健委基层处指导,湖北省儿童医疗中心、武汉儿童医院主办,旨在通过系统性培训与长效协作机制构建,推动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下沉社区,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儿科诊疗水平,完善基层儿科服务网络,为武汉市儿童健康提供更坚实的基层保障。
顶尖大咖共解儿科痛点与难点
本次培训课程紧密结合基层实际需求,涵盖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合理用药、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转诊等内容。课程体系由武汉儿童医院专家团队精心设计,注重解决基层儿科医疗工作中的难点与痛点。
在首日培训中,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陆小霞解读最新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深入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及如何早期诊断,如何适时进行抗炎治疗,并分享临床中遇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殊病例;该院儿童保健科、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周诗琼讲解了试行的婴幼儿营养喂养评估服务指南,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锋则讲解了过敏性休克识别和处置等。
为增强培训的持续性与实效性,武汉儿童医院将每1至2月组织一次课程或病例讨论,加深医务人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根据各机构反馈的需求和薄弱环节,量身定制远程培训方案。后续将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方便医务人员灵活学习。
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儿童健康托底
武汉儿童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肖翠萍介绍,双方还将建立长效协作机制。专家下沉社区,进行专项技术指导;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患儿健康托底;建立联络平台,为社区医务人员提供7×24小时咨询服务;深化家庭医生团队协作,重点关注慢病患儿的健康管理;开展社区义诊和慈善救助活动;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提升妇儿健康素养。
武汉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周爱芬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帮助每一位社区医生、护士都能“看得准常见病、识得清危重症、转得顺疑难症”。
“武汉儿童医院始终做大家的‘后盾’,一起把武汉基层儿科服务网络建得更牢,让家长们不用再为孩子的小毛病奔波到大医院,让孩子们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周爱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