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王丽君、李香)近日,在刚刚落幕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松滋市实验小学《基于‘4+’的多维激活育人共同体模式》精彩亮相,向全国教育界展示了松滋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成果。
松滋市实验小学协同育人“4+”模式,以“好关系成就好教育”为核心理念,围绕“家长思维、家委立班、家长驻校、家庭成长”四大关键词,历经四年深耕,系统构建了学校主导家校共育的策略体系,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案例。
“家长思维”,是学校治理的基本导向。表现在尊重家长、体谅家长、懂得家长、共情家长。这一治理逻辑是家校平等关系、合作机制的思想基础。“家长思维”赢得家长情感共鸣。
“家委立班”,是学校治理的主体结构。表现在充分发挥家委的代表性、主体性、能动性、建设性。这一治理机制为班级这一基本单元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家委立班”突出家长主体地位。
“家长驻校”,是学校治理的开放模式。表现在充分吸纳有时间、有意愿、有想法的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日常治理,化身“第二校长”成为观察员、服务员、监督员,从“看见教育”走向“深度共建”。这一治理机制为学校现代治理结构变革和依法治校创造了新路径。“家长驻校”增强学校透明度,获得家长理解。
“家庭成长”,是学校治理的社会责任。表现在通过“家长学校”培训“新父母”,引领工“新家庭”。每学期父母同上开学第一课,每周五“我陪你长大”,每月“新父母共读会”等系统化的活动,促进家庭教育力同步提升。“家庭成长”影响更多家庭与学校同频共振。
“4+”育人共同体模型这一成果曾获教育部关工委和《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专题推介,并入选湖北省2025年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肯定了学校在育人机制创新的前瞻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经湖北省教育厅推荐,该项目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入展券”。据悉,全省仅 10 所中小学的创新成果获得此次入展机会。
博览会期间,松滋实小展位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教育同仁驻足交流。成果研发团队代表邓小军、李香、李明伟、王丽君、谭君等在现场举办主题工作坊,对创新案例以视频+演讲方式进行推介,现场互动,收获广泛赞誉。荆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裴毅和荆州教科院院长王佑军等领导现场观展,并充分肯定了松滋实小代表荆州走向全国展台的开创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