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多家医院的儿科和发热门诊进入“扎堆模式”。这波来势汹汹的呼吸道疾病高峰,到底何时见顶?该如何科学应对?11月19日,记者走访了多家医院与疾控部门一探究竟。
峰值可能出现在12月底
“监测显示,目前河南的流感活动仍处于上升阶段。”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医师王笑阳介绍,北方省份的流感流行季一般从每年10月持续到次年3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易发生变异,每年都会引发季节性流行,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疫情。
那么,当前“唱主角”的是哪一种流感病毒?
“目前占优势的是甲型H3N2。”王笑阳说,去年流行季以甲型H1N1为主。
王笑阳解释,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流感病毒可分为A(甲型)、B(乙型)、C(丙型)、D(丁型)四型,常见的引起季节性流感的是甲型中的H3N2和H1N1以及乙型中的Victoria系。不同亚型引起的症状大体相似。
今年流感的高峰何时到来?根据既往流感流行规律,流感核酸阳性率峰值一般出现在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一个流感流行季峰值出现在2025年1月中旬,而今年峰值可能出现在12月底,随后逐步回落,到明年4月进入非流行季。
科学应对,疫苗仍是“王牌”
面对当前复杂的呼吸道病毒传播态势,王笑阳强调,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能有效降低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相对于一般人群,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感染流感后发展成重症病例的风险更高,更需要流感疫苗的保护。
“虽然理想接种时间是在流行季开始前,但即便现在接种,仍能获得保护。”王笑阳说。
此外,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在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增强自身抵抗力,也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
病症呈现新特点,高热不退须送医
“目前我们正面临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三重夹击’的局面。”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儿科副主任李源指出,流感本身并不可怕,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其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肺炎、脑炎等多脏器损伤。如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不退,退烧效果差,精神萎靡、嗜睡或异常烦躁等情况,应尽快就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咳嗽、喘息为主要症状,对6月龄以下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威胁极大,易进展为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下呼吸道感染。
李源提醒,婴幼儿时期若感染重症合胞病毒,日后可能出现反复喘息甚至哮喘,影响长期肺功能。如孩子出现高热超过3天不退、呼吸费力、口唇发紫、拒绝进食、精神极差等表现,必须立即送医。
手足口病今年也呈现新特点。李源介绍,今年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其皮疹范围更广,“不仅出现在手、足、口等典型部位,还会蔓延至手背、足背、小腿、前臂甚至躯干。”
李源提醒家长,一旦孩子出现皮疹,即使部位不典型,也应警惕是否为手足口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河南日报记者 李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