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胡梦 黎婉婷)31岁女子肾脏长出拳头大小的肿瘤,像一颗“定时炸弹”压迫正常肾组织,随时可能破裂出血,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光谷院区泌尿外科团队通过腹腔镜精准“拆弹”的同时完整保留了正常肾组织。这一高难度微创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在肾脏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实现新突破。
良性肿瘤藏“杀机”,10厘米病灶成“定时炸弹”
李女士在近期体检中发现左肾上存在一个体积巨大的异常占位,直径达10厘米,密度混杂且以脂肪密度为主,临床诊断考虑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这类肿瘤是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的间叶性肿瘤,临床多为良性。”湖北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汪涌解释,虽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良性肿瘤,但瘤体直径大于4厘米时,破裂出血风险会显著增加。而李女士的病灶直径达10厘米,接近成人拳头大小,不仅持续压迫正常肾组织,随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衰退,更像一颗“定时炸弹”,存在突发破裂出血的致命风险。
面对巨大的病灶,治疗方案的选择尤为关键。传统开放手术虽能切除病灶,但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对年轻的李女士来说,术后生活质量会受到明显影响。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虽属微创,但需在狭小空间内精准分离病灶与正常肾组织,既要严格控制术中出血,又要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手术难度极高。
精准操作显实力,微创保肾获成功
“我还年轻,不想失去肾脏。”李女士的保肾诉求坚定。汪涌团队结合患者年龄、病灶位置及保肾需求,经过多轮病例讨论和全面评估,最终确定“经腹入路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案。
手术由曾令启副主任医师主刀,汪涌主任全程指导,麻醉团队密切配合。在高清腹腔镜视野下,团队精准分离病灶与周围组织,仔细结扎病灶供血血管,这是控制出血的关键,也极大地考验了主刀医生的操作精度。随后,团队在最短时间内将10厘米的巨大病灶切除并完成肾脏创面缝合,将术中热缺血时间控制在安全阈值内,正常肾实质得到最大程度保留。目前李女士已顺利渡过术后观察期,肾功能恢复良好,正稳步康复。
汪涌表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女性发病率相对更高,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通过体检偶然发现。建议40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B超检查。若发现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外缘清晰且无增大趋势,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肿瘤直径超过4厘米,或有明显增大趋势,应及时就医,避免造成肾功能损伤甚至肿瘤破裂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