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
通讯员 杨丛谦 王美惠 程蒙
5月9日,咸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支点建设新闻发布会市直单位第十四场(资建局),介绍了咸宁市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以高质效要素保障服务支点建设情况。极目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咸宁市已建成141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实现连续12年零伤亡。
发布会现场 极目新闻记者张万军 摄
发布会上,咸宁市资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市自然资源总督察杨杉介绍,咸宁市将公园、生态理念贯穿于“街区、社区、园区、乡村”等空间场所,引导建设高品质住宅,构建“15分钟生活圈”,以全域绿道为串联,着力提升人居品质。牢固树立大抓项目大抓发展鲜明导向,以优质要素保障助力重点项目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牵头城建专班谋划项目324个,总投资681.1亿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着力破解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持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杨杉介绍,咸宁市圆满举办全省2025年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综合演练;强化“网格员+技术人员+护林员”“四位一体”巡查模式,做到排查实、叫醒应、避险快,消除隐患点224处,规模超100万立方米,连续实现12年零伤亡,被国务院普查办表彰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
咸宁市资建局党组成员、市自然资源副总督察刘国锦介绍,咸宁市强化群专结合,推广“网格员+技术人员+护林员”模式,将全市6877名护林员纳入地灾网格化管理,驻守专家动态巡查,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395处,落实316名固定网格员,建成141处监测预警点,实现风险精准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