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闫文瑞】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开展如何?5月27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郑州举行,河南省人大常委会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情况专题调研组《关于全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审议。
《报告》显示,黄河河南段河道总长711公里,孕育了洛阳、开封、郑州、安阳4个古都。河南省在黄河沿线及附近地区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16处纳入国家规划的大遗址,分别占黄河全线的45.5%和24.6%,均居沿黄9省(区)第一位。
资金投入方面,“十四五”以来,我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并统筹省级预算专项资金,支持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发展与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加强与市县政府合作,形成“财政+金融+社会”多元化投入模式,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提供资金保障。
文旅产业方面,河南省坚持融合创新、彰显文化魅力。推出文旅精品线路,打造“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覆盖洛阳、开封等9市42县,串联少林寺、龙门石窟等84处重点景区,推出中华古都、黄河风光、功夫体验等主题旅游路线。实施黄河生态廊道工程,建成700余公里黄河生态和文化旅游复合廊道。培育新型文旅业态,推动数字经济与旅游业深度融合,遴选117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标识性项目,进行数字化创意设计,让文物和文化资源“具象化、可感知、读得懂”。推动文旅消费与夜间经济融合发展,沿黄流域共打造9个国家级、55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