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嘉琪、程佳瑶)“本学期‘操作系统’课程结束,学生的课后作品点击量破10万了!”随着武汉商学院各类专业课陆续结课考试,信息工程学院老师沈青的一则朋友圈引发师生关注。该校2023级大数据与数据科学专业学生根据课程“操作系统”创作情景剧短视频,创新性地用通俗易懂、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拍摄讲述算法,在哔哩哔哩APP上的播放量突破“10万+”。
为了让抽象的大数据算法、系统原理变得鲜活,学生们不拘泥于形式,将知识融入游戏情节、情景剧演绎、动态代码演示之中。
郭衍虹带领的小组以热门游戏《无畏契约》为背景创作情景剧,讲解操作系统银行家算法这一知识点,单条视频点击量高达8.1万,成为此次作业中的“爆款”。为了让算法更适配游戏剧情,队员们在角色设定上给每个英雄赋予对应的资源请求,情节编排时,设计“装备分配死锁规避”等桥段,反复打磨细节。“不仅要保证算法逻辑严谨,也要让剧情充满吸引力,剧本创作过程是很烧脑的。”郭衍虹说。在短短一天的高强度创作中,团队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更在文案撰写等方面得到全方位锻炼。
冀晓腾小组另辟蹊径,用Matlab代码生成动图解析调度算法。为了确保演示效果既科学准确又直观易懂,团队成员反复调试代码参数,优化动画的流程展示、色彩区分与步骤标注。“在代码实现过程中,我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学会了从受众角度思考问题。”冀晓腾说,看到视频收获大量好评,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知识传播中“共情力”的重要性。
实际上,这并不是该课程在情景短视频领域的首次尝试。2024年,沈青创新课程作业,将短视频引入课程设计,并作为课程作业的呈现形式。
视频上线后,弹幕和评论区的热烈反馈,都让参与制作的学生们备受鼓舞。“这些作品不仅是知识点的再创作,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见证。”沈青说,“从去年小规模的尝试到今年的全面铺开,课程改革显著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见证了学生们从‘害怕犯错’到‘主动创新’的蜕变,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式,让专业学习变得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沈青在2021年进校任教,几年来,指导学生获国家及省级奖项60余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学生发表国际EI论文10篇,2名学生被世界知名高校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QS 97)录取。